
会员
美的历程:美丽学校建设行动与思考
更新时间:2019-01-02 13:59:51 最新章节: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书籍简介
美丽学校建设工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区党委、政府继“三名”工程以来,在全面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为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目标而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美丽学校”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学校外在美和内在美、学校环境美和品质美、学校文化优和内涵强的有机结合体,是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体。
品牌:宁夏黄河出版集团
上架时间:2014-08-01 00:00:00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宁夏黄河出版集团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冰
最新上架
- 会员2006年以来,中央政府不断增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引导其快速发展。本书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主要分析单位,利用大样本数据和前沿的量化研究方法,对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严谨的实证研究。一方面,以制造大类专业为例,估计课程、教师、校企合作等投入要素对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重点分析示范院校建设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校企合作和生源质量的影响,并估算财政资金对非示范院校的外溢效应。社科11.7万字
- 会员《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看就业、挑大学、选专业(2024年版)》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针对院校[本科院校、高职(本科、专科)院校、独立学院、军事院校、港澳台高校等]和专业进行了“三维立体”的剖析。答疑解惑:以提要和问答形式阐述了高考志愿的政策动向、填报方法、技巧、注意事项、疑难问题。针对专业:详细介绍所有本科和专科专业的特点、选科要求、就业前景、考研方向、推荐学校等信息。针对学校:分省市绘制院校的地理社科63万字
- 会员本书详细论述了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问题。首先,对产教融合的概念与发展进行简要概述,介绍了产教融合相关构想的界定、产教融合的相关理论基础、产教融合的功能与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产教融合的影响等。其次,对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教育管理实践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校教学管理、产教融合与高校教学管理一体化,以及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高校就业创业管理、高校社科16.4万字
- 会员本书是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项目的成果之一。全书主要包括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潮商与潮商创业精神、潮商创业精神视角下的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新企业的开办等内容,将潮商创业精神化为文化载体,融入新时代创业教育中,并结合一些大学生创业的案例进行分析,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更有参照和启示意义。社科14.1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聚焦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基本问题。本书明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原创性的内涵,从基本概念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生命·实践”教育学等的核心理念、基本主张、学术特色、研究路径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精细化的分析。二是教育理论典范案例。本书阐释了“生命·实践”教育学作为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具体表征,以“生命·实践”教育学为例,分析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中国立场社科21.9万字
- 会员本书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探索高职教育中的教学质量管理。作者从教学督导、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产业学院评价体系、产业学院质量保证体系、专业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几个方面,论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在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发展的客观情况实施质量管理,从而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本书也引进、介绍了德国、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现代产业学院质量管理的法规、措施、评价体系,社科16.5万字
- 会员《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高校简介及录取分数线速查》(2023年版)是高考学子不可缺少的志愿填报工具书。书中包括31个省、市、自治区近三年的649所本科院校不同批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及各高校的院校代码、学校简介、办学条件、开设专业、重点学科、收费标准等实用信息。考生和家长可以对所需信息进行对比和分析,根据自身情况准确填报合适且理想的大学,避免因志愿选择不当而出现“高分低就”或“高分撞车”现象。社科12.8万字
- 会员本书以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为什么评、谁来评、评价谁、评什么、如何评为基本思路,系统梳理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缘起和发展历程,并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从学理上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从“学”的效果和“教”的效果两方面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主客体、评价方法等。本书对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理论研究及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社科20.9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部深度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变革的前沿力作。作者基于跨学科视角,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等多领域知识,系统解析“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机制与新路径。通过剖析技术机理、功能特性及变与恒的内在实质,构建智能化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本书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更为新时代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科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