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六十年纪念文汇在线阅读
会员

《文学评论》六十年纪念文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9.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4 19:35:24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文学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大型学术刊物,主要内容为关于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史问题、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的研究和评论文章。本书收录数十位学者的纪念文章,覆盖《文学评论》的编者、编委以及来自全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作者群体,这些温暖的回忆,真实记录了刊物六十年的熔金岁月与发展历程。
上架时间:2017-09-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通过分析中外文学残疾书写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以“残疾书写”的文本为基础,引入镜像理论、人格特质论、创伤理论、文学伦理学等研究视角,较为系统地分析中国当代文学残疾书写中的人物形象、修辞载体、叙事模式、主题思想、书写范式和价值取向,挖掘残疾书写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折射,揭示残疾书写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薛皓洁文学19.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文学与人类学为视域,从大文学和整体人类学出发,通过历史文献和事象双重文本,分析20世纪上半叶中法之间的话语关联史,以呈现该时期中法两国围绕重大话语展开的思想交流与人员交往。作者选择了两组不同倾向的话语,即偏向观念史的话语和偏向学术史的话语。前者包含“科学”与“实证”、“群学”与“国家”两组概念,后者包含“社会”、“民族”、“歌谣”与“民俗”四种学域。从法国角度看,本书依次选择了孔德、涂尔干、
    佘振华文学23.4万字
  • 会员
    在文学理论中,“阐释的边界”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命题,它以阐释的客观性和意义的确定性为核心,在不确定性思潮泛滥的当下被不断激活;它不同于独断专行的法则或律令,而是蕴含着丰富的理论路径和方法论取向,不断涉入更广阔的文化精神领域。本书从概念内涵、历史谱系、建构路径、本体形态、实践策略等不同向度切入,对文学阐释的“边界”问题加以深入分析,由此展开对当代文学理论乃至文化生态的批判性反思和话语重估。本书的目标,
    庞弘文学28.6万字
  • 会员
    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规模宏大,作品有324编之多,时间从1903年至1924年长达22年之久,是清末民初诸多《说部丛书》中的佼佼者,体现了小说界革命的巨大实绩。本书首次对商务版《说部丛书》324编作品展开全面而系统的叙录,这是颇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本书分英国、法国、美国、俄日以及其他国家与地区对每部作品的作者(著者与译者)、诸种版本、章节目录(全录或摘录)、序跋(全录或摘录),以及其他
    付建舟文学27.4万字
  • 会员
    清末民初是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新小说的成就最显著。其突出的特点是这一时期各个民营书局争相斗妍,纷纷编辑出版《说部丛书》,这充分体现了小说界革命的巨大实绩。本书首次对清末民初二十多家出版机构出版的三十多种《说部丛书》数百编作品展开全面而系统的叙录,这是颇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本书以各出版单位所出版的《说部丛书》为纲,以各编作品为目,根据各种《说部丛书》出版时间的先后,对每编作品的作
    付建舟编著文学31.1万字
  • 会员
    本书在自我认同理论视野下对“80后”作家的青春叙事进行了系统的学理的研究,以韩寒、郭敬明、春树、张悦然、周嘉宁、笛安、张怡微、文珍、颜歌、甫跃辉等“80后”作家为典型案例,分析“80后”青春叙事潮流产生的原因,重点梳理叙事主题的变迁:一是青春期“叛逆”的自我退却,二是伦理变迁中的自我重建,三是家族群体身份的追寻,四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最后本书从总体上反思了“80后”青春叙事的价值和局限。
    祁春风文学15.3万字
  • 会员
    《国语》文献研究,主要探讨《国语》文献的性质、史料来源、编撰意图、版本、注本、韦注特点、旧注辑佚以及《国语》与相关文献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尝试形成相对系统化的成果服务于学术界。研究立足文献学视角,兼用语言学、考据以及对比的研究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引起学界的借鉴和讨论。
    张居三文学25.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本非裔美国学方向的专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理查德·赖特作品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书的整体框架由五章构成。第一章围绕着“流变的布鲁斯与黑人生存伦理”以及“赖特布鲁斯化的伦理书写”这两个中心论题展开论述。后面四章则将理查德·赖特不同时期的四部小说《土生子》《黑孩子》《局外人》和《父亲的法则》视为一个动态的作品体系,将这些小说的主人公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男性主体群进行研究,以此来辨析黑人生
    李怡文学23.1万字
  • 会员
    本书旨在探讨文学语境的多元意义和各类文学语境的意义生成机制。首先聚焦于“语境”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泛化,探析其背后所蕴藏的研究方法和思维范式的变革;其次,在重新界定“语境”概念的基础上审视“文学语境”的新内涵、多元化类型,从文本层面将文学语境划分为“文本内语境”“文本间性语境”“符号间性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四种类型;最后,探索文学语境区别于非文学语境的独特的复义功能,深入研究各种语境类型生成文学
    吴昊文学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