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学人访谈录(第1期)在线阅读
会员

深圳学人访谈录(第1期)

张骁儒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20.4万字

更新时间:2018-12-12 10:30:24 最新章节:第21章 我更愿意做“入世”的研究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30多年来深圳始终秉持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形成求学问道的学术追求,逐步培育出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群体。本书将2016年度“深圳学人”系列访谈结集出版,全面深入地介绍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18位深圳学人。他们立足学科背景,紧密结合深圳实际,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针对学人自身具体情况,实现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全面融合,生动展示了深圳学人的风采,彰显了深圳学派建设的成就。
上架时间:2018-05-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骁儒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精神健康一直是社会学关注的范畴,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必然嵌入在一个社会形态之下,由社会形态建构而成,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价值观等形塑着个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行为。在市场化环境下,农村老人不再扮演一家之长的角色,而是与青年人一样,需要通过“经济的”(比如个人收入)或“工具性”价值(比如看护孙辈)来证明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如果说传统家庭秩序的维系是有赖于家庭伦理,那么现代家庭秩序的基础则在于家庭
    王晶社科15.8万字
  • 会员
    《家庭与性别评论》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期以近年来家庭性别领域讨论较为热烈的亲职与育儿为主题,展现了有关母职变迁、女性作为母亲的体验、儿童教养方式及抚育的社会支持变迁等不同切面,收录的文章涉及家长主义的盛行与母职再造、母职的经纪人化、菲佣母亲的信息沟通技术、在线母职书写、杂志中的亲职话语、集体化下的童年等多个研究内容。
    施芸卿主编社科26.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线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层社区治理中的相关重要议题,如社区碎片化、阶层化,基层治理结构,政策执行,集体消费,社区治理创新,基层党建以及智能社区治理等,凝结了作者多年来基于田野调查的观察体会与理论思考。本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隐含线索,即中国社区发展从碎片化走向新的整合。从历史纵深的视角审视,从“碎化”到“整合”体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国家建设的深层逻辑和未来走向。
    葛天任社科13.7万字
  • 会员
    《社会网分析讲义》是“清华社会学讲义”系列之一,自第一版发行以来,受到师生广泛好评。为了吸纳社会网领域的前沿主题和最新研究进展,作者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删除了个别陈旧的知识点,增加了大数据与社会网。第三版内容涵盖了社会网(以及社会资本)领域的重要主题,定位仍是以初级分析技术为主、以NCINET指令为辅,同时提供一些研究范例作为学习参考,以便初学者能很快上手做社会网研究,是一本既有广度又有深
    罗家德社科22.7万字
  • 会员
    农民工现象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本书认为,机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核心问题,也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社会主义制度公平正义的目标是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不断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书中从制度正义切入,探讨农民工的生存机会、发展机会的公平问题,指出要从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机会和公共服务分享机会等方面为农民工提供公平制度规范,做到农民和市民同等对待。
    虞新胜社科22.4万字
  • 会员
    本书利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2008~2010年的数据,区分受雇就业与自营就业,重点考察农民工工作转换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同时考察不同的工作转换模式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差异,最后从职业流动和人力资本回报角度来诠释工作转换无法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原因。研究发现,工作转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的作用非常有限,要真正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需要改变农民工就业环境,使农民工实现稳定就业、适度流动。
    明娟社科8.6万字
  • 会员
    再生水回用,能通过提供替代水源,应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紧缺问题。相对于其他替代水源,再生水回用具有诸多优点。然而,公众因为再生水经由污水生产而对其产生消极认知。如今,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发展到几乎能生产出满足任何水质标准的再生水,而现实中的再生水回用却仍然局限于数十年甚至100年前的几种用途上。缘何早已突破技术难关的再生水回用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首要原因便是公众对再生水回用的排斥。因此,深入
    付汉良 丁超 刘晓君 何玉麒社科8.5万字
  • 会员
    工业革命以来,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变迁最强大的力量,被埃吕尔称为“技术化社会”的现实已然出现。本书从技术应用视角出发对技术与社会关系进行探讨,分为4编:第一编集中探讨对技术的社会理解;第二编关注技术应用的常见场景、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与工作特征的变化;第三编集中探讨沟通技术的应用与生活变迁的关系;第四编则从宏观视角讨论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兼及对人工智能的讨论。
    邱泽奇主编社科14.2万字
  • 会员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起步较晚,各个大学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实践都在探索之中。尤其是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案例使用,如何使之更好地融入教材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是考验每一位任课老师的核心问题。鉴于此,我们编辑了这本教学案例集。本书突出应用导向,力图增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书中的案例材料均来源于每位任课教师的实务经验与科研实践,展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
    赵一红主编社科1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