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走出政治孤立:新法兰克福学派及其政治哲学转向
更新时间:2020-02-20 19:06:57 最新章节:代跋 新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之再出发
书籍简介
本书重点描述了发生在新、旧法兰克福学派之间的是一种政治哲学的转向,并尝试描述这种转向的内在逻辑。通过分析新法兰克福学派的几位代表性人物,例如哈贝马斯、韦尔默、霍内特以及晚近的娜丰和福斯特,围绕政治秩序和社会文化的概念,着重探讨他们怎样弥补传统批判理论的根本内核,汲取实用主义在真理问题和民主问题上的合理洞见。
品牌:浙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5-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基于心灵观念史视角研究分析性心灵哲学中的当代唯物主义发展,旨在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分析性心灵哲学的当代发展何以实际上是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历时性问题关联于心灵观念史视角下的启蒙理性与理性启蒙;二是当代分析性心灵哲学中关于物质和心灵概念的分析限度,这一共时性问题推究关联物质和意识概念的唯物主义概念,即随附、构成和实现等,由此诊断它们所能企及的心灵自然化的限度。哲学18.6万字
- 会员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是在汉代定型的,而汉代的政治文化又可说是由“为儒者宗”的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初步建立起来的,汉代公羊家在其中起了奠基作用。汉代公羊家本着对春秋“实史”与《春秋》“文史”的沉思,在承继先秦子学与经学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原道、托王、宗经为表征的独特哲学思维方式。在此思维运作下,汉代公羊家立足“大一统”、“察名号”、“行权道”、“说灾异”等内容对政治秩序、政治伦理、政治权衡、政治敬畏展开哲学20.1万字
- 会员如果把现代性看作一个忧郁的谱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链条上各式面孔的哲人们:愤怒的马克思,忧郁的波德莱尔,沉闷而压抑的韦伯,打碎一切、生活在“虚无”废墟中的尼采,走向“碎片”化的齐美尔,以及试图通过“废墟”指点迷津的本雅明。如果说“理念、理性、启蒙”承载了确定性的历史,那么“现代性”则承载了对“当下”的全部思考,宣布了“动荡不安”的合法性。哲学16.2万字
- 会员本书所选录的文章集中呈现出当前中国学界关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研究的学术热点、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这些文章选择了不同的视角、主题、内容,深化了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之间辩证关系的讨论,在哲学基础、学术脉络、现实批判、未来旨趣等维度相互关联、彼此支撑、互为补充,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中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研究的整体状况和最新成果。哲学17.6万字
- 会员本书试图摆脱学界在讨论历史唯物主义学科特征问题时所存在的“哲学一科学二分”的理论预设,立足当前学科发展的新特征(互涉、跨界、融合),从“学科互涉”这一视角出发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新解读。这种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历史研究活动,进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特征问题作出现代性解读的尝试,不仅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也能够引导大学生正哲学2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