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搭配从入门到精通在线阅读
会员

色彩搭配从入门到精通

张晓景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艺术艺术理论9.4万字

更新时间:2019-12-27 14:29:07 最新章节:5.3 童装配色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任何的设计作品都离不开色彩,良好的色彩搭配是作品成功的基础。每一种色彩都有不同的属性和意象,掌握一定的配色方法和技巧,能够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更加精准地使用色彩。尤其是在广告、网站、服装、家居等行业,对色彩应用的要求甚高。色彩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非常重要,成功的配色能够将设计作品所包含的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受众群体,从而进行有效地宣传。反之如果配色不合理,则会使宣传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令人反感。本书从研究色彩的构成开始,整理出色彩的要素,并传授配色技巧,图文并茂、循序渐进地讲解色彩的原理、配色方式和技巧,并通过广告、网站、家居、服装等各大行业的配色设计,进行配色分析,深入讲解配色的应用技巧与表现技巧,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书适合正准备学习或者正在学习配色设计的初中级读者,也可以作为各类在职设计人员在实际配色工作中的理想参考用书。
品牌:人邮图书
上架时间:2018-12-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邮图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艺术家“大橘子”倾力打造,陈坤、罗永浩、李雪琴诚意推荐!用可爱的方式走近西方艺术史!“包子脸、绿豆眼、胖乎乎、圆滚滚……”,大橘子将画家和他们的名画卡通化,变成了富有情趣与思想、却又软萌可爱的形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硕士田橙撰写。文字内容参考硬核艺术史著作和艺术家传记,物料稀有真实全面。每个篇章精选一位艺术家的部分代表作,串起艺术家生平和艺术风格的特征与变化,让知识更有体系,更有故事感。本书精
    大橘子 田橙绘著艺术48字
  • 会员
    本书坚持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规范、意识形态以及民族心理结构等宏观视角探讨先秦乐教文献的生成规律,同时从微观层面来研究儒家士人的社会行为、文化人格甚至是个人职事对儒家乐教文献生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文献生成史与乐教思想发展史紧密结合起来,并从文献生成的角度去探讨中国先秦时代儒家乐教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深入考察儒家乐教的道德指向、审美关怀和伦理精神等,打破了传统文字文献的“静态”研究范式,呈现为
    雷永强艺术25.5万字
  • 会员
    沈从文是一个叙事艺术大师。本书从突转叙事、乡土叙事、音乐叙事、土改叙事四个方面来探析沈从文作品的叙事艺术。突转叙事是沈从文前期小说的一种重要模式,以“死亡”的“突转”为其特色,渗透他的人生体验,寄寓他对生命形式的思考。乡土叙事是沈从文的叙事姿态和叙事话语,体现一种背向历史的价值取位和反思启蒙的寻根立场。音乐叙事是沈从文创作的有意诉求。音乐施与作家的人生以重要影响,也使他的作品从讲述方式、叙述结构到
    肖太云艺术12.4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十个艺术史、美学史上一直聚讼纷纭的问题入手,分析了这些问题相关的艺术理论、美学理论的深层问题。从纹样与图腾,到文献悬案,从再现与表现,到物我关系,涉及到古今中外的诸多内容,以及艺术理论、哲学、文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
    彭锋艺术6万字
  • 会员
    《中国色:手艺里的中国色彩美学》是一本以中国传统手艺人的工作以及他们的生活为内容的访谈录以及关于他们手艺里的色彩美学的合集。全书由民艺研究者和独立设计师联袂打造,按照色系进行章节安排,在每个色系中,挑选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色彩。在这些色彩背后,是中国手艺人的历史,或引人注目,或举足轻重,或令人震惊。旨在解读中国传统色的源流和美学特征,让传统色彩走进日常生活,让读者读懂中国传统手艺的美学精髓与精神内核。
    自然造物 张雨秋艺术6.7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新材料和新方法,以当代视角对易卜生晚期戏剧进行“新探”与“新论”。作者基于中国文化立场和自身审美经验,与国内外众多易卜生研究专家进行学术对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本书用力之处主要有三:第一,发现并着重论述了易卜生晚期八剧贯穿始终的主轴,即“双重自审”(灵魂自审与艺术自审),由此阐释了易卜生晚期八剧的互文性与现代性;第二,提炼、抽绎出易卜生晚期戏剧隐含的“复象诗学”,由此阐释了易卜生晚期戏剧
    汪余礼艺术22.5万字
  • 会员
    相较于美学,诗学者,更侧重于结构学与创作论的研究。“戏曲诗学”的提出,并不出于概念上的为新求新,而是试图更近一步接近戏曲本体的研究。全书主要考察戏曲叙述结构与创作观念、创作技巧以及戏曲美学形态和范畴方面的问题,并在具体展开中将这种研究置入古今戏曲两个视野中进行,观照由传统而至当代的诗学转型并考察其间的得与失,以呼唤戏曲本体的回归,或者说重新确立戏曲本位。在研究方法上,除了传统的批评手法,还试图化用
    方李珍艺术18.7万字
  • 会员
    本书作为视觉传达的专业读物,内容涉及哲学、社会学、中西方绘画史、传播学等学科,学科间交叉融合,共同组织起视觉传达庞大的知识体系。通过将学科发展历史与设计结合,使读者对视觉传达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熟悉在设计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并以此指导设计。本书采用图表的形式对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既是人类艺术设计史发展的通俗读物,又可供各类大专院校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参考。
    于钦密艺术7.1万字
  • 会员
    艺术创造方法是艺术存在的基本前提,是一切艺术理论的基础。本书以艺术创造的“模仿”与“虚拟”为基点,在技术现象学和跨文化研究的理论视野下,梳理原始仪式艺术的“模仿”与“虚拟”及其艺术创造系统;考察东、西方艺术对“模仿”与“虚拟”的差异性选择所形成的审美偏好;探究技术变革对艺术类型演变的推动作用,以及各类艺术中的“模仿”与“虚拟”;反思数字技术的“模仿”与“虚拟”对艺术活动以及当代美学的重构,以期深化
    王妍 张大勇艺术1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