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结核病(第二版)
更新时间:2020-03-09 11:08:18 最新章节:七 控制结核病就是预防结核病
书籍简介
中国农民卫生保健丛书是2005年由卫生部、科技部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策划和组织,为卫生部、科技部送卫生科普知识下乡工程而编写的,旨在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近年随着医学学科的发展,新的理念、医疗模式、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药物,及康复措施都有很大进展,这些都应在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及时体现出来。此批书需对书稿内容和编写形式进行全面调整,每本书修订要点为:1.简明的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新的理念。2.增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疾病的知识及可操作的内容。3.讲解如何早期发现疾病苗头和及时正确的就医途径。4.因地制宜的急症家庭简单处置法。5.根据农村医疗设备及上级医院的条件,对必备的、新的化验和检查项目进行介绍。6.介绍具有农村可行性的药物和相应治疗项目。7.介绍农村家庭便于开展的简、验、便、廉的康复和生活调养方法。8.在编排形式上与其后出版的两批书统一,达到美观、时尚的效果。9.全套书力求内容新颖、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6-02-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薛元坤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为广东省人民医院肺研所成立二十周年纪念作品。全书从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成立以来发生的二十件大事着眼,以肺研所二十年医教研发展历程为主线,以时间为轴,从“初心”、“探索”、“治愈”、“关爱”、“聚力”、“逐梦”六大部分,回顾了广东省肺研所在学术、临床、科研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示了肺研所勇毅、智慧、敢为人先的团队风采,梳理了肺炎所发展提升的关键点和闪光点,可以为行业人员提供宝贵借鉴。全书文字简洁,医学24.1万字
- 会员目前国内尚无专业的急诊心理学书籍,适合急诊科医务人员的心理学书籍也较少,本书的出版原则是实用性、学术性和先进性,我们重点参考国内外最新的参考文献和书籍,结合中国文化特点,编写的内容更能让急诊科医务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接受,为急诊医学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途径。本书内容全面,实用,涉及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急诊科常见心理问题、急诊医学中的心理护理、急诊专业人员心理健康,以及急诊心理健康的伦理与法律医学23.4万字
- 会员本书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紧紧围绕医学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这一主题,从教学新秀、教学能手、教学名师、领军人物四个不同的阶段,制定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个人发展路径,促进自身成长,发掘自我潜能,增强职业竞争力。引导、帮助青年教师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与深入思考,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指明方向,激发青年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与信心。本书与同类出版物比较的不同之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全书探究对象为少数医学14.2万字
- 会员本书讲述了百年医学发展过程中,外科医生对大肠癌的发现、观察、探究及努力征服的历程。作者是一位在肿瘤外科领域工作了30多年的资深外科医生,他同时担任了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院长,该作品融入了作者学医、从医、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及带教年轻医生这40年以来的经历、思考。全书将医学史与科学技术前沿,医学与文学,医学与生活,科普与艺术进行了有机结合,展示了医生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模型,给读者以启迪与思考。医学15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科技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示了中国在健康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科研成果、科技产品、重大事件、重要政策以及杰出科技人物。全书采用“6+1”的编写模式,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和信息6个西医方向大学科,以及1个中医大学科,系统总结了百年来我国医药科技的发展亮点。书中分为三大部分:第医学19.9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为医学院的学生、临床医生、爱好生命哲学和医学的普通大众量身定制的医学文学读本,旨在帮助读者在繁重的医学课程、临床实践之余,通过阅读医学文学作品,体会医学的人文性,思考生命的意义。该文集收录了毕淑敏医学文学作品《白杨木鼻子》《冰雪篱笆》《术者》《紫色人形》《天衣无缝》《阑尾刘》《生生不已》《鲜花手术》等代表作。整部作品包含了医者、患者的10多个关于人生、关于生死的故事,令人思考,给人启迪,是医医学13.9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两篇,分别为概念与理论篇、实践与操作篇。其中上篇主要讲述医学传播学的定义、来源、目标、任务、范畴及原则,对医学传播的主体与受众做了精确的定义,并将其关系划分为三种模式。篇中在对现有医患关系现状的剖析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医学传播做了方法学指导。在下篇-实践与操作篇中,作者在多年来耕耘健康促进与教育的工作基础上,从大型三甲医院面向患者的传播、医生对患者的传播、基层卫生机构对群众的传播、高等医学院校医学13.1万字
- 会员以20世纪50年代上海第一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重庆创建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为叙事背景,聚焦西迁群体,记录西迁故事,讲述时代洪流中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联,突出反映老一辈知识分子心怀大义、西迁报国的精神品质。重点内容集中在以钱惪、左景鉴、石美森等一大批著名医学专家,响应党的号召,胸怀大局,举家重庆,创建重医。他们数十年扎根西部,在重医的创建和发展中,在服务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和重医学2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