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临床循证丛书:糖尿病肾病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药临床循证丛书:糖尿病肾病

毛炜 薛长利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7.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2-21 21:41:00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系列丛书共26本,2015-2016年出版其中11本,涵盖11个病种。本书内容主要包括:西医概述,中医概述,古籍研究,现代文献研究方法,中医治疗(某病)的结果,针灸及相关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其他中医药疗法,其他证据总结,中医药治疗证据总结等。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9-04-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围绕20首临床常用经方的基本理论、名家经验以及个人应用体会,从“经典原文”“功效主治”“研方心得”“临床应用”诸方面进行阐述,从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理论到临床,从教材到名家,生动形象地将方剂的内容表达出来。对《伤寒论》中20首经方提出了新的观点与见解。在临床应用部分采纳诸多名医验案,进行了合并阐释,使其简单化、直观化。篇中附有各家论述,对《伤寒论》研究各流派的论述择其要者加以汇总,触类旁通,使
    张哲 于睿主编医学13.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软组织外科学的视角分析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运动特点,通过对运动系统损害阶段的分析,寻找需要治疗的层面。不同损害程度的不同治疗方法使治疗更具个性化。通过对经典中医语句的分析,使人了解中医研究的立论所在,将力学理念加入到中医针刺治疗的研究中来,使针刺治疗不再只是经验的积累,成为可复制性极强的现代知识;通过分析不同针具的作用特点,使临床治疗效果的确定性大大提高;对经典经验穴位的作用分析,使单纯的朴素辩
    王震生主编医学14.1万字
  • 会员
    中医智慧与健康丛书精心选取内容,从中医药历史、本草、诊疗和养生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展示了中医药历史传承、特色优势和优秀成果,向世界推广中医药文化。《中医史话》分册是介绍中医文化的科普读物,从中医的起源谈起,选取中医史上的重要人物、代表性著作、重大事件和重要成就等,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分专题写作,力求让读者了解中医文化的核心要素和中医学的整体脉络。全书汉英对照,图文并茂,内容兼具故事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王笑频 尹璐 徐荣主编医学7.7万字
  • 会员
    外感时行病的病理演变过程中寒、温表象是对立统一的,伤寒六经辨证体系和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三焦辨证体系都是以脏腑、经脉、阴阳、表里、寒热、气血理论为依据的,只是侧重不同而已,没有本质区别。伤寒学派以伤寒为一级病名,以统温病,并不完全否定温病学家的学术思想。温病学家是以温病为一级病名,将《伤寒论》所述之伤寒限定为与风温、湿温、暑温、秋燥等并立的狭义伤寒。按照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寒、温辨证论治体
    刘绪银主编医学42.4万字
  • 会员
    该书为明代陈谏类集。陈谏号荩斋,世居杭州,乃南宋“木扇陈”的后裔。其先祖南宋初陈沂(素庵)擅长妇科,因治康后危疾,特赐宫中掌扇,后世刻木为扇以为世医招牌。其书乃综合性医书,次第为医经理论、运气学说,脉学,继列临证诸疾,分35门,各门先论后方,亦有作者经验之谈。该书国内早已失传,日本尚存有明嘉靖七年(1528)序刊本全帙,学术价值较高。该书为明代陈谏类集。陈谏号荩斋,世居杭州,乃南宋“木扇陈”的后裔
    (明)陈谏撰 张志斌校点医学11.9万字
  • 会员
    本刊第四辑共收录学术论文19篇,“名医·名家访谈”栏目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在清宫医案与老年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栏目既有法律制度、保护模式、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层面的讨论,又有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等具体个案的剖析,还有从国外法律分析、国际立法借鉴等视角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探讨;“出土医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栏目既对出土医学文
    陈玉梅 江凤艳主编医学26.8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先生医案》四书中,采摭曹颖甫对235首经方的阐论和临证运用(医案)。每首经方均分“组成”“应用”“鉴别”“方论”“禁忌”“预后”“医案”等部分,含括曹氏医案260余则、70余种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包括感冒、伤寒、发热、咳嗽、喘证、哮证、肺痈、肺痿、心悸、胸痹、胸痛、不寐、神昏、痫证、神志恍惚、胃脘痛、结胸、呕吐、腹痛、腹满、泄泻、便秘、臌胀、头
    李成文 路秀云主编医学27.1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学术带头人刘霁堂教授主编的,由该专业几位老师和学生组成的团队共同撰写而成的关于中医哲学的学术著作。全书由古及今,首先从中医的奠基著作《黄帝内经》的哲学理论、思想及其特点讲起。其次论述了近代以来中医在医学现代化的进程中遭遇的困难,并详细分析了其观念在这个过程中的发展过程。最后结合现代医学的特点和中医系统论的思想优势,论述了中医理论目前的发展和未来应坚持的发展方向。
    刘霁堂主编医学21.4万字
  • 会员
    李炜教授和团队结合数十年临床实践,根据历代医家提出的“结证“理论,梳理总结“结证学说”,认为“结证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及戾毒(包括疫毒、癌毒)等外邪侵入人体后,与人体内部无形之气及有形之血、水、痰、食、瘀等相互结聚的病理过程”,并将结证分为狭义的结证和广义的结证两大类。全书分为总论及各论二大部分。总论部分包括结证概述、分类、历代医家结证理论、结证病因、结证防治等,各论部分收载了李炜教授团队数
    李炜 李臻琰主编医学4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