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草地生态监测方法及植物识别在线阅读
会员

青海省草地生态监测方法及植物识别

聂学敏 芦光新 范月君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工业技术环境科学5.8万字

更新时间:2020-06-03 15:01:00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收集整理了青海省草地生态监测常见植物二百多种,介绍了草地生态监测工作主要技术方法,旨在为科学、高效开展生态本底调查和草地健康评价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草地生态监测工作的开展及植被种类识别提供基础。本书可供草业科学、生态学、植物资源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上架时间:2019-06-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聂学敏 芦光新 范月君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在明清时期,权力高度集中的帝制国家将保漕济运作为确保大运河畅通的首要政治任务。保漕至上的国策成为影响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生态变迁的一个关键因素。本书研究明清时期(1411—1901)山东运河的开挖、维持以及大运河与区域社会互动博弈关系,具体讨论大运河贯通引发的自然环境的连锁反应,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以及内生性社会力量的演变形态等问题。本书全面考量大运河在山东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引证史
    王玉朋工业25.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地区灾害环境与城乡发展的历史研究”的研究成果。基于过往十多年灾荒史研究工作,分别从灾害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历史灾害风险与粮食安全研究、中西方灾荒史比较研究以及历史灾害与社会发展研究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灾荒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故命名为《中国灾荒史四论》。在每一个方面,都由数篇学术论文组成,这些文章都发表于专门学术期刊,且在灾荒史研究领域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卜风贤工业28.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环境规制、管理者环境认知与绿色技术创新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管理者认知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机制,系统梳理了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在阐述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管理者环境认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及管理者认知的调节作用三个角度设定了本书的理论框架;其次,从协同主体、协同路径和利益关系三个角度分析了管理者环境认知的协同机理,并通过构建包括中央政
    陈秀秀工业10.9万字
  • 会员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催生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在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研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生态管理创新问题,以及如何增强生态管理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这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书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分析来建立生态管理体系,探索企业建设过程中生态管理模式,从理念、机制、政策与法律等方面论述生态管理的创新,并以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书通过进一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管理
    徐学英 马衍阳 杨春晨工业17万字
  • 会员
    为介绍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实践与成效,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和理解,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特发布本白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工业2.4万字
  • 会员
    本书结合生活普及无废城市与无废生活相关知识,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涉及无废城市的相关概念、目标、案例,无废城市与无废生活等;下篇结合衣、食、住、行等为广大读者的无废生活行动提供具体指导。本书可作为大众读者了解无废生活和无废城市的知识读本,也可作为普及无废城市和无废生活知识的教材。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组织编写工业13.2万字
  • 会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技术是指能够有效降低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气候变暖的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手段。本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双碳”目标的时代需求与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概况,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等。本书
    张士汉 温全 洪竞科 张巧显 乔晗 梁鹏 王峣鹏工业15.2万字
  • 会员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苏锡常地区为例》一书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区域,以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布及其区域增量空间差异性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与权衡研究——差异化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以ArcGIS空间分析、系统聚类分析、条件评估法、线性回归分析和情景分
    贺嘉 杨思意 田嘉伟 张艳清工业9万字
  • 会员
    11位国内外院士级专家围绕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从生态和能源的视野,对如何指导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详细探讨,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高屋建瓴的建议。
    王浩 吕永龙 李百炼 吴建平 伍业钢 严晋跃 (新加坡)邹邵强 (美)罗伯特·科斯坦萨 (英)菲利普·埃尔斯 (奥)克劳斯·胡巴切克 (德)罗兰·斯潘工业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