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编年诗选讲疏在线阅读
会员

苏东坡编年诗选讲疏

陈湛铨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评论与鉴赏19万字

更新时间:2020-04-08 16:41:10 最新章节:編後語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陈湛铨教授主讲香港学海书楼时所撰之苏东坡诗讲稿。全书阐述苏东坡生平事略,并将其诗遴选编年,加以笺注疏正,除网罗诸家说法外,时复注中有注,疏中有疏,解说极为详尽,确是深入了解苏东坡其人其诗之佳作。
品牌:中图公司
上架时间:2014-12-15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图公司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湛铨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是一个审美力削弱的时代吗?木心是以世界精神为体的中国作家。中国文学在他的风格中获得了极丰富的世界性内涵。有一个悖论,木心对我们现在的文学状态是“例外”,在世界性美学中却是“常态”。……世上有各种拱门,或彰显帝国的荣耀,或庆祝胜利、象征凯旋,或支撑起恢弘的宗教建筑,以坚固优雅的弯度,升至神圣之顶点。思想、艺术,因两种反力的相互作用而达均衡稳固,是隐形的拱门:民族和世界、东方和西方
    (美)童明文学8.9万字
  • 会员
    中华诗词浩如烟海、灿若星河,举凡山水田园、行旅离别、咏物怀古、征戎迁谪等诸多题材,无事无物不可入,无意无情不可言,蕴含中华民族仁民爱物、自强不息、和合与共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言志抒情的文字间历代赓续传递,建构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格局,形成了传承有序的文化脉络。本书以多元视角,立足大唐长安,思接千载,视通古今,徜徉在诗歌的历史长河,于诗酒宴饮、清风明月、大漠孤烟中体悟诗词的质白奇崛和悠远暖心。细
    张志昌文学29.1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对“土司子弟入学”制度进行宏观考察的基础上,以“考”、“论”结合的方式,从对象补考、交往情况、交往特征、交往的影响及意义四个方面首次系统地对容美土司家族的文学交往史进行了历时性梳理,从一个角度揭示了这个家族文学传统承续数百年的原因。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进一步充实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同时,容美土司文学交往作为中华民族内部文化交流的经典范例,对其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
    李锋文学29.5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于1840~1949年中国史诗研究学术史,择选了13篇具有代表性并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史诗讨论文章,涉及荷马史诗、中国“史诗问题”等学术专题。对这些文章,本书或全文转录,或部分节录,力图最大限度地呈现原作精华。每篇文章均附有“评介”,以对文章内容进行简要述评,旨在阐述作者史诗观念背后的话语系统和思想轨迹,以及当时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文化对其史诗观念的影响。本书还附有1840~1949年中国史诗研究
    魏永贵 冯文开编著文学13.3万字
  • 会员
    本书从词汇出发,由语句拓展,领略文本深处的风景,分享背后的故事,感悟语言的精髓,参透中西文化的逻辑脉络。上篇“语词建造世界”,从语义到内涵,再到文化纵深,追溯词汇源流之本初含义,感受历久弥新的故事和历史。下篇“语句重构生活”,放任深情、动人、勇敢、智慧的句子撩动你我心弦,从语法、语义到内涵解读、意义衍生,让我们从美到窒息的英文词句之中,获取情绪的抚慰和灵魂的沉静。
    谢侃文学12.9万字
  • 会员
    本书共收评了63篇近年来较受观注的网络小说,分为现实篇、历史篇、幻想篇。现实篇指建基于现实生活,以当今生活场景为背景的作品。这里有警察的明察秋毫、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白衣天使的精诚奉献、娱乐明星的叱咤风云、打工仔的埋头苦干;这里有爱情的甜蜜、生活的艰辛,以及职场的尔虞我诈。历史篇指描摹历史、以古代或架空的朝代为背景的作品。这里有唐代的雄壮、宋代的图强、明代的无奈、清代的崛起、民国的战斗,以及一些少
    聂庆璞文学24.8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从《红楼梦》饮食文化说开去,透过虚实食单、南北食材、茶事析疑、饮具鉴真、酒与酒令等妙趣横生的单元,品读红楼滋味,重温中国传统文化醇厚丰富的细节。
    周岭文学0字
  • 会员
    本书从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切入,着力挖掘魏晋美学产生的哲学基础和社会根源,引领读者通过《世说新语》中汉末三国两晋士人极具个性的言谈举止和特色鲜明的遗闻轶事,感悟和领略魏晋美学的生命之美,体悟和把握魏晋六朝文学艺术的审美精神,以及对后世中国人审美精神和文艺创作的影响。哲理与悟思相结合,理论阐释的深入与文字表述的灵动相结合,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杨星映 江南 管才君文学15.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国外学者连心达对辛弃疾词作的研究,作者提出抛开辛弃疾“爱国主义诗人”的光环,通过对辛词的文本分析,寻找他性情中的“狂傲”与“胸中磈磊”,揭露在“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下,辛词如何展现其“桀骜不驯”。全书分为四章,对辛弃疾其人、其词、以及其词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都做了深入探索,最终为我们还原出辛弃疾——“一个特立独行的奇特人格”——在中国诗歌传统中的罕见表达,真实且富有力量。有别于以往学界深受儒家伦
    (美)连心达文学1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