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国学小丛书:宋儒与佛教
更新时间:2020-05-15 19:11:32 最新章节:9
书籍简介
《国学小丛书-宋儒与佛教》林科棠著商务印书馆1928年10月。本书由宋学之勃兴,宋儒之宇宙论性论实际论(附佛性论),末儒之学佛,宋儒之排佛论,宋学与佛教之关系,共五章组成。作者认为,禅宗通宋代兴隆无比,谓佛教统干禅宗,亦无不可。所谓宋学与佛教之关系,不过末学与禅之关系。一,指心见性。禅不走干教相,不陷于文字,单刀直入,彻求自己之心性,由此以得大悟之键钥,盖即直接修道之方法。此与老子之守静复归契合,又能与儒教之尽心知性调和。此书乃综合易、中庸、老庄,佛教而成,阐明儒教之道,非常明了,宋儒学说之大体,殆祖述李翱。盖对于易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老子之复归,中庸之诚明,而以佛教之止观的内容以统一之,且以之分配于性情者,无论周子、程子,悉其共同之思想也。但性情之对立,佛教即以为善恶之对立,而在儒教则不定以为善恶之对立,且分配之于寂然感通,此由两者立脚点不同,故主张亦异。情之研究,宋儒较进一步,乃其特色;就此点而言,谓宋儒能脱离佛教,亦无不可。
出版社:民国时期出版机构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归善斋三谟章句集解》,是《归善斋;章句集解》的第二册。典、谟,属于《尚书·虞书》,而《尚书·虞书》惟有典、谟二体,即二典、三谟。《归善斋;章句集解》,意在汇集众家之解,以供读者探觅其善,以免限于一家之言。三谟,即《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三篇,继于二典之后。二典、三谟,统共五篇,为《尚书·虞书》的全部内容。二典,记载尧舜的言行;而三谟则是君臣对话录,被认为发生在《尧典》、《舜典》记录的言行古籍144万字
- 会员《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全书虽仅千余字,却概括了中国文明发展、朝代更迭、帝王兴衰的五千年悠久历史,同时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哲学、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忠孝节义、名人故事等内容。本书以夸张幽默的漫画形式解读《三字经》,每个章节的篇首会列出原文名句和译文,主体漫画部分以历史典故或故事对原文进行解读,使晦涩枯燥的国学经典变得通俗生动起来。本书古籍9734字
- 会员“汉字很难写,尤其是刀刻甲骨,漆书竹简,不可能像今天用电脑,几分钟就是一大版。故古文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这是锺叔河先生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观点,本书正是作者这一观点的体现。《念楼学短合集》共精选古代短文五百三十篇,涵盖经史子集各类内容,共分为五卷。每篇除不超过百字的古文部分(学其短),还有作者对古文的流畅译文(念楼读),以及作者结合自己知识、阅历,联系古今中外的一些感古籍32.7万字
- 会员《漫画墨子》是一本以7—15岁的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经典国学漫画书,以漫画形式详解古典名著《墨子》,并根据墨子主旨意趣进行漫画引申。书稿中的每个篇章都可分为3个部分:原文、释义、漫画趣说。为了更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内容编排时,我们在每个章节的篇首部分列出《墨子》中的经典名句和译文,然后用与名言名句内涵相通的历史典故或故事来对其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这样更利于少年儿童读者阅读、理解和记忆。在书稿的最后一部古籍8954字
- 会员《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兵书》《孙武兵法》《十三篇》等,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享有“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的美誉,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古往今来,中外很多大家都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其中所主张的智、信、仁、勇、严也成为他们的处事准则。本书以幽默夸张的漫画形式解读《孙子兵法》,让晦涩枯燥的国学经典变得通俗活泼起来,帮助小读者们更轻松地走近金戈铁马、剑拔弩张的战争场古籍6771字
- 会员《漫画春秋左氏传》是一本以7—15岁的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经典国学漫画书,以漫画形式详解古典名著《春秋左氏传》,并根据春秋左氏传的主旨意趣进行漫画引申。书稿中的每个篇章都可分为3个部分:原文、释义、漫画趣说。为了更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内容编排时,我们在每个章节的篇首部分列出《左传》中的经典名句和译文,然后用与名言名句内涵相通的历史典故或故事来对其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这样更利于少年儿童读者阅读、理解和记古籍8282字
- 会员《漫画中庸》是一本以7—15岁的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经典国学漫画书,以漫画形式详解古典名著《中庸》,并根据中庸主旨意趣进行漫画引申。书稿中的每个篇章都可分为3个部分:原文、释义、漫画趣说。为了更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内容编排时,我们在每个章节的篇首部分列出《中庸》中的经典名句和译文,然后用与名言名句内涵相通的历史典故或故事来对其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这样更利于少年儿童读者阅读、理解和记忆。在书稿的最后一部古籍7806字
- 会员上卷记载了常见谷物的栽培和加工方法,养蚕、纺织和染色的技术,以及制盐、造糖的工艺。中卷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舟车的制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则主要集中于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宝石的采集加工等。按照全书的结构来看,食物、着衣两个方面的内容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与金属开采、冶炼、锤锻有关的内容。书中所提到的各种技术都是以古籍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