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老舍谈写作
更新时间:2020-08-20 17:46:19 最新章节:第42章 青年与文艺
书籍简介
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和语言大师,著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颇具分量、雅俗共赏的经典作品,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学理论普及读物,如《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老牛破车》《写与读》等。《老舍谈写作》精选其关于写作的论述,从写作的基本原则、写与读的关系,语言的运用、描写的技巧、结构的方法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如何写作”这个主题。对于初学写作或希望在写作方面有所进益的读者来说,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品牌:百花洲文艺
上架时间:2019-06-01 00:00:00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百花洲文艺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老舍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对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名称与内涵、发展历程及主要作家作了简要介绍。华裔美国女性小说大多是通过讲故事、重塑华裔人物形象来揭示主题的,因此第二章对华裔美国女性小说中的华裔母亲、女儿及父亲的形象分别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对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主题进行了论述,身份认同、“美国梦”是两大主题。第四章在分析了《喜福会》、《女勇士》、《灵感女孩》及《骨》的叙事策略后,总结了华裔女性小说最为显著的文学22.1万字
- 会员文学关注“人”,特别要表现人的“三性”,即:“兽性”“人性”与“神性”。设置“神性”的标准,不是为了达到“神性”,而是为了获得“人性”,不至于处身“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表现“人性”,总是不能离开“神性”的立场;文学是“人学”,总是要有“神学”的参照。这是文学的魅力。本书认为,相对于“启蒙”“革命”“批判”“生存”等现实主义要义,当代中国文学的力量也源自神学精神层面的“博爱”,“博爱现实主义文学20.3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跨文化视阈和主题史脉络,沿着生命超越主题原型及其置换变形的历史轨迹和逻辑进程,考察了西方文学生命超越主题的生命意识和文化内涵,梳理了西方文学生命超越主题嬗变的不同形态和基本框架,建构了生命超越主题的研究体系。通过西方文学生命超越主题的发生学解读,追索生命超越主题形成的意识诱因和物化形态;通过其原型学阐释,发掘生命超越主题的原型意义;通过其所反映的形上诉求,探讨西方文学生命超越主题的象征谱系文学25.7万字
- 会员《中国近代文学史》,关爱和主编。本书梳理中国近代文学八十年的发展历程,包括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时期、维新变法时期、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时期,紧密结合中国近代的社会发展、思想变革,讲述了古典文学的衰落,近代文学的萌生、形成与飞跃、拓展与蜕变。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材。文学36.2万字
- 会员本书旨在追溯“儒学西传”的源头,从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中外文儒学译述的编目整理及提要撰写起步,主要围绕在“中国礼仪之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耶稣会、多明我会、方济各会三大修会的儒学译述,力求厘清其译述之间的系谱传承相互借鉴、回应问难等隐含的脉络。在此基础上,依据其对儒家文化所持的不同态度,将来华传教士群体细化为“支持文化适应政策”“反对文化适应政策”“文化调和派”三派,并借助“概念史”的研究路径,对“天文学18.9万字
- 会员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探讨”和“批评实践”两部分,涉及“文艺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个学科。在“理论探讨”中,在借鉴以往文艺学、文学批评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学原理探索文学价值评估体系重建问题,提出了多元复合的“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评估体系”以及各个构成要素;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价值立场、价值尺度、价值取向、文学性、文学价值、审美价值等问题进文学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