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鸿美术史文集·第一辑(1979-1998)在线阅读
会员

巫鸿美术史文集·第一辑(1979-1998)

(美)巫鸿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艺术艺术理论54.7万字

更新时间:2020-09-21 12:42:54 最新章节:本卷所收篇目原文出处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传统革新》文集的第一卷,收录作者1979年至1987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2篇论文和讲稿。由于有在故宫业务部工作的经历,他早年的几篇文章涉及玉器、青铜器、度量衡器等研究,显示出对古代器物强烈的兴趣。对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器物的形式分析虽然还比较简单,但已由博物馆藏品研究发展到对于考古材料的关注。《早期中国艺术中的佛教因素(2—3世纪)》一文,对有关母题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细密分析,成为后来学者们研究这个课题必读的一篇文章;他对于四川汉代石棺空间结构与题材关系的分析,可以看作《武梁祠》的预演;《汉代艺术中的“白猿传”画像》表现出他对文学与图像关系的兴趣。在对马王堆汉墓的解读中,“原境”已不仅意味着一种物质性的结构关系,还包括丧葬礼仪以及观念的语境,而“礼仪中的美术”(artinritualcontext)这个概念也从中产生了。《超越大限》文集的第二卷,收录作者1988年至1994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涉及城市、礼器、墓葬、宗教、地域美术等诸多方面,力求突破既有的研究范畴,在方法和理论上寻求创新,其目的不在于再造一种与西方传统历史写作形式相类似的单线的历史,而在于多角度地展现中国艺术的丰富、复杂与变化。在对马王堆汉墓的解读中,“原境”已不仅意味着一种物质性的结构关系,还包括丧葬礼仪以及观念的语境,而“礼仪中的美术”(artinritualcontext)这个概念也从中产生;《何为变相?》这篇长文则将上述概念结合起来,将研究对象扩展到敦煌。《五岳的冲突》观照由自然地理到文化景观的概念转换与实践。这类文章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具体的解释,而在于体现出作者对于进一步拓展中国美术史研究视野的努力。《陈规再造》文集的第三卷,收录作者1995年至1998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这一阶段的研究仍聚焦于墓葬、佛教、肖像艺术等主题,持续探讨图像内容与空间、媒材的关系。其中《清帝的假面舞会》《屏风入画》《陈规再造》等一系列论文,围绕清宫旧藏文物和中国古代艺术审美传统展开,选择了雍正乾隆变装画像、十二美人图、屏风文化等精巧的切入点,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引人入胜的同时,进一步发展阐释了“图像”与“原境”互动的美术史观,是为后来《重屏》等专著的雏形与先声。
品牌:世纪文景
上架时间:2020-04-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世纪文景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色彩是光的阴影,视觉艺术是歌德思考与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这是一本关于歌德与视觉艺术关系的人物评传,采用编年史的写作方式,追溯歌德艺术探索的一生。本书以解析歌德艺术观念为主,特别是他在《色彩理论》中提出的极性观念,这是理解歌德思维方式的密钥,从中可以发现歌德是如何将视觉艺术、科学与文学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秘密。本书的写作广泛参考了英语世界歌德研究学者的成果,希望对喜爱歌德的读者有启发和参考的意义。
    王静艺术27.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民间说唱与古代小说交叉、互动的视角,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唐五代以来民间说唱与小说之间的双向影响,具体地揭示了说唱文学与小说的联系与区别,深人地阐析了说唱文学与小说的一些重要的文体艺术特征生成、发展和演化的动因及其体现的艺术规律,有效地弥补了说唱与小说研究的薄弱环节,有助于更好地建构古代说唱文学史与小说史。
    纪德君艺术18.8万字
  • 会员
    本书从近100幅世界名画中总结出可以被轻松理解,或者说易于参考的配色方法,通过鉴赏、分析,提取色值等方法,让这些配色方法能够直接被读者运用到平面设计作品之中。本书主要分为“色彩的组合搭配”和“色彩的应用技法”两大部分,分别从配色方案和配色技法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概括了不同类型的配色方法,比如同类色配色、互补色配色、对比色配色等,以及35个实用的色彩应用技法,让读者会看名画、懂名画,学会将名画的色彩搭
    王盈智 樊岩绯编著艺术4.1万字
  • 会员
    《夏衍电影剧本创作论》主要探讨了夏衍的电影创作之路、电影创作观念的嬗变、电影的改编特色,夏衍修改电影剧本的心态、动因、策略,以及他对父亲形象、女性/母亲形象塑造的意义几个方面。作为中国电影的开山鼻祖与中国电影的实际领导者,夏衍的电影剧本创作一直引领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本书的研究成果对于当下的电影研究者、创作者都有着启发借鉴意义。
    王侠艺术22.8万字
  • 会员
    本书作为视觉传达的专业读物,内容涉及哲学、社会学、中西方绘画史、传播学等学科,学科间交叉融合,共同组织起视觉传达庞大的知识体系。通过将学科发展历史与设计结合,使读者对视觉传达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熟悉在设计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并以此指导设计。本书采用图表的形式对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既是人类艺术设计史发展的通俗读物,又可供各类大专院校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参考。
    于钦密艺术7.1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从思想文化视角,探讨中国古代乐律学与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国家礼制等层面的关系,强调回归历史语境,以综合思维观审视与看待律学问题,探讨乐律学之于文化层面的本质与深层涵义。内容由宇宙生成论与乐律学、阴阳五行学说与乐律学、律历合一与纳音术、吉礼乐律制度、宾嘉乐律制度、礼制下的用律观念、音律的文化内涵等七个部分组成,论证了古代乐律学理论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发展中深受思想文化影响,追求“天人合一”理
    尹蕾 薛冬艳艺术22.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研究自然为起点,直接观察自然、感受自然,强调主观感受与表现,着重于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交叉转换的训练;围绕设计学科的特点,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组织教学:让学生多方位地接近自然,多角度地思考造型和空间,培养符合设计需要的思维方式和“造形”“造物”的创造力。在造型训练中注重画面形态的处理与主观表现,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寻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链接点,使这种训练成为设计教育中具有专业性的基础教
    蔡忆龙编著艺术4.3万字
  • 会员
    本书旨在探索中国古代文论与乐论之间的隐性联系,将乐论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试图通过对历代乐论的钩沉、剖析,寻找到其中蕴含的文学质素、美学思想,从而探讨乐论对文论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以及这种影响的模式和途径。首先,从历时角度对乐论与文论的关系进行梳理,但不局限于以往的音乐美学史和文学思想史框架。总体上,按照“诗乐合德”“诗乐合淡”“诗乐合俗”的内在脉络展开。其次,在个案研究方面,一是对标志性典籍进行具体
    韩伟艺术22.1万字
  • 一本包罗万象、契合当下的艺术入门书。艺术史研究者夏洛特·马林斯以娓娓道来的讲述,带领读者穿行于辽阔多样的艺术世界,领略从10万年前至今的艺术魔法。从洞穴绘画的起源,到秦始皇打造兵马俑的创举;从印象派、立体主义等流派轮番登场,到当代艺术百花齐放,成为强大的社会变革力量;从沙龙展的出现,到大型博物馆和连锁画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见证艺术的诞生、交融与演变,掌握艺术新动向。通过本书既能一睹米开朗琪罗
    (英)夏洛特·马林斯艺术19.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