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伟大的工匠
更新时间:2021-02-07 17:41:41 最新章节:无名的工匠
书籍简介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三季的讲稿,作者寻访意大利教堂、修道院,聚焦凝固于墙上的湿壁画。“文艺复兴三杰”常被比作高峰,作者却将“次要作品”与它们的创作者娓娓道来:“大名鼎鼎”的乔托与师傅“牛头”契马布埃,落拓不羁的马萨乔与气息高贵的马索利诺,可敬的乌切洛与可爱的老利皮,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的弗朗切斯卡与美第奇-里卡迪宫的戈佐里,以及那些无名的工匠……千百幅湿壁画既是君王与臣民的教科书,又是图像的狂欢。在不用透视法的中古时代,这些工匠显示了绘画的另一种维度,另一种理性,更饱满,更开放,更接近现代性。艺术不是进化链,不要以为越是后来的艺术,越是好。
上架时间:2020-1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丹青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选取20位当代艺术中极具代表性和特殊性的艺术家,介绍其人生经历、艺术创作理念,同时通过丰富的图片,为读者展现当代艺术的经典作品。本书选取的艺术家涵盖观念艺术、波普艺术、行为艺术、街头艺术、摄影艺术、新绘画主义等不同时期的多个样式与流派,对当今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其独具特色的作品、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特殊的创作经历,几乎构成当代艺术发展历史的缩影,成为观照艺术和社会的一面镜子。读者可通过阅读本艺术23.7万字
- 会员色彩是光的阴影,视觉艺术是歌德思考与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这是一本关于歌德与视觉艺术关系的人物评传,采用编年史的写作方式,追溯歌德艺术探索的一生。本书以解析歌德艺术观念为主,特别是他在《色彩理论》中提出的极性观念,这是理解歌德思维方式的密钥,从中可以发现歌德是如何将视觉艺术、科学与文学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秘密。本书的写作广泛参考了英语世界歌德研究学者的成果,希望对喜爱歌德的读者有启发和参考的意义。艺术27.2万字
- 会员本书运用新材料和新方法,以当代视角对易卜生晚期戏剧进行“新探”与“新论”。作者基于中国文化立场和自身审美经验,与国内外众多易卜生研究专家进行学术对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本书用力之处主要有三:第一,发现并着重论述了易卜生晚期八剧贯穿始终的主轴,即“双重自审”(灵魂自审与艺术自审),由此阐释了易卜生晚期八剧的互文性与现代性;第二,提炼、抽绎出易卜生晚期戏剧隐含的“复象诗学”,由此阐释了易卜生晚期戏剧艺术22.5万字
- 会员“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本书是巫鸿美术史文集的第七卷,收录作者2019年至2021年的12篇论文与讲稿,内容涵盖绘画、雕塑、墓葬美术、宗教美术、摄影等方面,从尺度、空间、媒材、作品细读、身份认同等角度展开对雕塑、山水画、莫高窟、肖像画等内容的艺术17.2万字
- 会员本书在前人关于小说影像化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国内外视觉文化理论的研究成果,首次以视觉文化的历史发展形态为考察背景,对中国小说的影像化叙事展开了跨越古今的整体研究。在传承与变异的交错中,试图进一步发掘出传统视觉文化中的“影像”观对本土视觉文化理论及影像化叙事理论的建构与小说创作叙事样式中国化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为研究者探讨当前小说影像化热潮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以及更深、更全面的学理思考。艺术24.4万字
- 会员南宋时期精于书画、诗文的理学家逐渐增多,如胡寅、张栻、朱熹、陆九渊、杨简、袁燮、真德秀、魏了翁等皆是德艺双馨之人。他们有意识地将理学观物思想、格物致知精神与心性修养功夫贯彻于“游艺”之学,力求做到致性理之广大而尽艺术之精微,从而提出了大量别具一格的书画、诗文理论。他们的书画观念与诗学理论构成了具有理学底蕴和共同审美取向的文艺思想。本书主要运用跨学科研究和文艺思想史的方法理念,对南宋理学家的书画理论艺术4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