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女人(阿摩司·奥兹作品)
更新时间:2022-04-15 16:30:26 最新章节:第51章 注释
书籍简介
清晨,耶路撒冷,妻子与男邻居相拥触电身亡。邻里间流言四起,以色列特工约珥决定提前退休,带着患有轻度癫痫症的女儿远离是非之地,并邀母亲、岳母同住。生活方式骤然改变,令他无所适从。忆起往昔种种,这位前特工惊觉曾经以为再熟悉不过的妻子竟成心中最大谜团;他主动承担了家务琐事,却与女人们龃龉不断……特工组织再次召唤,约珥为了家人断然拒绝,也因此逃过致命陷阱。死里逃生的他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尝试了解女性,拥抱体验新生。
品牌:译林出版社
译者:柯彦玢 傅浩
上架时间:2021-10-01 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译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浮木》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写的作品,是《秋园》的续集。一位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以及中南腹地那些家人、亲戚、乡亲们的故事,在那样的年代里,人们像水中的浮木般起起伏伏、随波逐流、挣扎求生,他们的命运在大时代中载浮载沉、漂泊无向,有的从此破碎,有的尚有一线生机。文字中涉及的人物,其生命多数不复存在,恰如泡影破灭于水面,闪电消失于天空。本文通过回忆,讲述了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坚韧与美好,这一生,像是一颗小说14.9万字
- 会员她五十多岁,开始和一个比她年轻三十岁的男人约会。他离开了同龄的女朋友,并以前所未有的激情爱着她。但这段亲密的爱情插曲同时也是政治性的,在街头、餐馆和沙滩,他们总是遭受恶意的目光。她又成了青年时代的“丑闻女孩”,不过现在已完全不感到羞耻,反而有了解脱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他不再能忍受她曾经的美丽,而她只是在重复她的过去。尽管“他是她的天使,唤起了过去,让过去永远存在”,但这对未来有何意义?《年轻男人小说1.4万字
- 会员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一段分裂对峙时期,它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建立不到四十年即遭亡国厄运的隋朝,其间政权更迭频繁,纷乱跌宕,引人追思。此期中国南北分裂、相互对峙,北朝则由鲜卑族及胡化汉人当政;南朝为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甚至随着历史车轮滚动,南方一干土豪也开始成为割据势力。因朝代更迭,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及人文风俗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发展。小说30.2万字
- 会员《孔乙己》是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小说中的插画由丰子恺所绘。鲁迅的文字与丰子恺的插画,文画合璧,相得益彰,更传神地呈现了鲁迅笔下的人物丰采及故事情节,为当下读者更好地读懂鲁迅,提供了特别的版本。小说2674字
- 会员本书是一部被广泛阅读的丹麦当代小说经典。小说虚设了一个社会情景,即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一个要观察的对象,同时可能也被别人观察,那么在其中会发生怎样惊人的故事呢?就像拓扑学理论中所阐释的,每个人都被这样联系在了一起,因此需要举止得体,符合道德与法律的要求,那么这样就能达到生活的完美状态从而远离一切犯罪吗?小说末尾是一个有待读者一起探索的开放式结局。小说13.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建平油坊地,李景泉、张大昌两人家的婆娘各生一对男女,并且生在同年同月同日,男孩比女孩大几分钟。男孩叫李桂武,女孩叫张秋双。李桂武六岁时,因父兄去了洋人矿回不来,他葬了死去的祖父,又开始读私塾,拜李秀才门下。李先生见他是个好苗子,在读书两年后,送他马匹兵刃,托关系送上麒麟山拜少林师傅学武术,十岁由姐姐姐夫引荐就读保定育德中学。十二岁,逢日寇九一八事变,他随几位同学突出重围,平定了
- 会员把所有人的愤慨、希望和怒火装进瓶子,做成炸弹,这便是哈莱姆:混乱的天堂,美妙的地狱。卡尼,哈莱姆区二手家具商,九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失踪。一家人仅能挤在狭小破落的公寓里,手头时常紧张,但卡尼知道,自己不会永远是一只从排水沟里爬出来,挤进门缝里的老鼠。等到他有钱的那一天,他会住在滨河路,一栋六层的红砖建筑,带有漂亮的白色飞檐。卡尼被表弟弗雷迪卷入特蕾莎酒店抢劫案,从此过上了双面生活,暗中与妓女、皮条客
- 会员1967年,我和我的朋友保尔·维特根斯坦(即著名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侄子)同时住在维也纳的一家医院里,我接受肺病治疗,他接受精神病治疗。我们忽然同时住院,又一次濒临生命尽头,我不认为是偶然。但我也不让这一事实承载太多的宿命。我在赫尔曼病房,想到我的朋友保尔住在路德维希病房,就不感到孤独。我不打算再欺骗自己,不打算美化什么,没有什么可以美化的了,在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上,不停顿地进行着的是什么
- 会员龚古尔文学奖得主让-保罗·杜波瓦代表作,费米娜文学奖获奖作品。给我一点儿时间,让我向生活体面地投降。精准描摹当代人的迷失与清醒、孤独与情欲。“那时,我八岁,哥哥不到十岁。他总是一面耐心地给我讲成人世界的变迁,一面庇护我于它的风云变幻之中。”“我二十四岁了,口袋里装着一个古怪的文凭,还有对这个炭黑色世界的扭曲看法。这一年,毕加索死了,而我年轻的生命,混乱、无序,像是他的画作中最具立体派风格的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