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共和与经纶
更新时间:2022-07-07 17:41:17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2012,作者在北京三联书店刊行《共和与经纶》。通过释读熊十力写于1951年间致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并恳代陈毛公赐览”的长函《论六经》,以及熊十力在1949年至1951年间刊印的其他文迹尤其《韩非子评论》(原题“正韩”),作者尝试探究熊十力经学思想与共和革命精神的关联,以及儒家心学与西方启蒙哲学的内在亲缘,进而理解共和精神给二十世纪中国哲学文化的品质打下的深刻烙印。此次重新刊行《共和与经论》,作者增补了三篇新稿。《现代儒家公羊学与历史哲学》写于1990年代末,与《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属于同一时期,收入本书时重新写过。《诗言志的内传理解》写于2018年,通过对廖平《纬书》的疏解,表明中国古代诗学之性情之学、哲学或者政治哲学、立法学的真实面貌。《成为的高明读者可能吗?》写于2016年,以对话体进行人物分析,重新探讨了这部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隐而未彰的问题。本书虽然为刘小枫对中国学术传统的深入思考,是一部引人深思的论著。
品牌:华夏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0-01 00:00:00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夏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小枫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明代前期理学思想渗透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之中,成为一种普遍的意识观念、思维模式。正德、嘉靖年间是明代社会转变的一大枢纽,王阳明创立了心学思想体系。心学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命题,肯定并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心学的出现,是明代文学思想由“师古”向“师心”转变的标志。从明代中期以后,文学批评呈现出重个体、重个性的特征,一批文论家从童心、性灵、情真等视角展开文学批评,体现出迥异于前代的哲学16.7万字
- 会员湛甘泉是与王阳明齐名的明中叶硕儒,但长期以来,对湛甘泉思想的研究远不及王阳明深入,与湛甘泉在明代的学术地位很不相称。本书以“生”为中心,全面探讨湛甘泉思想,以期呈现湛甘泉思想的独特面貌,给予湛甘泉应有的学术地位。哲学34.1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相通相合研究,分析两者的内在关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包涵于其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的大脉络,实现对坚持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整体性认识和启发。全书采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法、史料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等研究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的相统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24.7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经学研究”“版本校勘”“专人专书”“儒学新论”“域外汉学”等六部分,收录了《丧屦形制考》《荀子对孔子正名论的逻辑化发展》《佚诗考》《关于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单疏抄本流传考》等文章。哲学31.3万字
- 会员《国际孔孟学刊》由华侨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和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是关于海内外儒学研究及传播的国际性高端集刊,重点关注海内外儒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以及儒学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状况。本书是《国际孔孟学刊》第1辑,设有“特稿”“先秦儒学研究”“程朱理学研究”“明清儒学研究”“东亚儒学研究”五个栏目,主要议题是对程朱理学的研究。哲学18.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