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新命(修订版)在线阅读
会员

农民的新命(修订版)

赵树凯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中国政治21.8万字

更新时间:2022-07-22 15:58:22 最新章节:修订版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农民的新命”为主题,全书分五章,32篇。“导言”部分集中论述中国农民在当代政治经济条件下的历史命运演变,并力图探究这种命运遭际的体制机理,重点分析改革以来的大流动所展示的农民命运。第一章“新步履”,主要讨论农民如何冲破体制藩篱、迈开离乡离农的脚步所蕴含的政治社会内涵和经济后果,分别讨论作为人权的流动权、流动的组织机制、流动的发生过程、流动对于乡村经济的影响、流动对于农民自身的挑战等。第二章“新生存”,主要讨论农民进入城市后的生活状态,涉及就业环境、生活环境、子女教育、社会交往等方面。第三章“新治道”,主要讨论农民流动对政府政策和城市管理的挑战。第四章“新起点”,主要讨论农民流动进入新世纪之后的新发展。
上架时间:2018-07-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赵树凯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首先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次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理论和实践两层面挖掘了其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客观描述了当下我国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马克思主义政府公共性理论的视阈具体剖析其成因,最后着重就如何破解我国当前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提出了新时代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高质量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对策措施和政策
    王同新 王颖政治20.4万字
  • 会员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先秦诸子在理论上提出了一整套指导社会治理实践的学说,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社会治理思想。这些社会治理思想,不仅可以为当代社会治理理论提供一定的借鉴启示,也可以为当代社会治理实践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朴智慧。
    高延飞 胡月政治15.9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勾勒了唐代户籍编造的概貌。武德、贞观时期是唐代户籍法令颁布、各类户籍文书出现并依法编造的初期。而开元、天宝时期则是唐代户籍编造的顶峰,户籍法令得到有效的调整与维护,户籍编造十分频繁。尽管存在地域与时代差别,唐前期一直致力于户籍编造。安史之乱开启的唐后期政局,其对户籍编造周期、户等审定及编造政策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本书作了两项个案研究:一是编户民年龄——“籍年”的概念与其具体统计、功用;
    孙宁政治15.8万字
  • 会员
    明清时期,受内乱、倭患、海盗及西方殖民者的影响,为了御外敌、平内乱、治海洋,政府在地方行政体系中增设专职“海防”的官员,完善了军政协同的防御体系。本书基于明清时期国家治理海洋的需求,深入研究海防职官的产生背景、历史沿革、空间分布与职能演变,分析海防职官在海洋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地位、作用与影响,进而揭示明清时期海洋治理的成效与不足,汲取历史经验。
    杜晓伟政治19万字
  • 会员
    东北解放区是中国共产党解放的第一大区,其社会保障作为战时的一项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对社会管理的初次尝试,不仅解决了战争中面临的各种需要,同时对缓解和稳定东北地区社会矛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东北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虽然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王彦龙政治18.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国家治理视阈中的边疆治理为视角,对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驱动机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灾荒赈济的区域联动和实践效应进行系统地考察,既注重宏观研究也重视微观剖析,深刻揭示了清代荒政制度在西南边疆地区实施过程中所呈现的中央政府与地方社会互动、官方与民间救灾方式交互、仓储备荒体系与粮食安全、边疆治理模式和国家建设方略等多重面相。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作为有效推进西南边疆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举
    聂选华政治45.8万字
  • 会员
    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1928年2月成立,1938年1月被裁并至经济部,是一个负责国家建设事业的政府机构。全书论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建设委员会成立的背景、经过以及结束的整个过程,具体描述了其在发展无线电、农田灌溉、煤矿、铁路交通、地方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剖析了负责人张静江的个人经历、经营理念,总结了建设委员会在国家建设中的作为和影响。
    谭备战政治31.5万字
  • 会员
    所谓中坚社会势力,是指相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支持某个王朝政权存在的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社会势力的中坚势力阶层或势力集团。秦亡于中坚社会势力的缺失。汉初有意识地对中坚社会势力进行了弥补。西汉前期,旧贵族、豪强、文吏、士人、贫窭者等各种社会势力都实现了向士大夫阶层的转化。西汉中后期,士大夫间的关系逐渐紧密,由“相善”“厚善”发展为“同志”“同好”再到“党人”“吾徒”的群体性认同关系,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士
    张继刚政治19.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官吏集团的角度考察秦兴亡之原因。在考辨秦自商鞅变法以迄王朝灭亡期间史实的基础上,本书一方面总结了秦国迅速崛起的历史经验,另一方面深入探讨了秦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概而言之,在商鞅主持制定系列驱使上下戮力耕战的法令,让秦国完成向以法治国的转变后,秦国兴于秦法之治下官吏集团的积极效力;在秦法未变的情况下,秦王朝亡于胡亥即位后官吏集团遭受摧残性打击及其在大势已去认知下的土崩瓦解。本书努力让人们真正认
    宁全红政治3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