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类型思维与刑法方法
更新时间:2023-04-21 18:45:14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类型思维与刑法方法》以“规范—类型”为线索,将类型化的思考贯穿到刑法的整个体系之中。沿着“规范观的确立—规范的形成—规范的适用”这条理论脉络,《类型思维与刑法方法》非常自然地将类型思维的考察,与构成要件理论的成长、刑事立法中的规范形成、体系构建、技术选择及刑事司法中的法律解释、类推适用等问题连接起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展开。《类型思维与刑法方法》的主要特色与价值体现在:首先,对类型思维之基本特质的揭示。以往,法学界特别是刑法学界为热衷的仍是概念式思维。这可从三段论的涵摄逻辑中窥得一斑。本研究较为系统、充分地揭示了类型思维之于概念思维的补充价值。其次,对类型思维在刑事立法论上的功能予以开拓性讨论。以往,法学方法论(刑法学方法论)为注重的,乃是法的适用及其解释。然而,刑法学绝非仅是司法裁判之学,立法方法论的缺席,使其理论构成呈现出“跛足”的状态。《类型思维与刑法方法》认为,不仅要关注既存规范的意义阐释,也要关注刑法规范的形成过程。特别是,这一过程蕴含的经验、技巧与规律,完全可能成为推进方法论思考的重要契机。后,对类型思维在刑法适用上的价值予以了探索。这主要表现为类型思维与刑法解释、类推及概括条款、不确定概念的适用之间的贯穿性思考。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杜宇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阐明共享发展理念的法理基础,考察共享发展理念与我国法治建设的互动变迁史,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分析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为共享发展理念的法治实现设计路线图,分别研究了共享发展理念与民商法治、行政法治、经济法治、社会法治、刑事法治、国际法治的关系及其落地实施问题法律31.6万字
- 会员本书以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为依据,对照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的相应理论和规定,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规则的分类、体系、条文以及实务操作中的争议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本书的特点在于:一是澄清了证据合法性的概念、立法目标和具体要求,区分合法性和真实性;二是紧密结合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内容具有及时性;三是充分吸收域外相关理论和规定,视角具有广泛性。法律20万字
- 会员本书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与能源效率以及气候变化和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内在关联,然后从伦理学、法哲学和经济学等理论和现实层面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并在对我国能源效率状况及法律规制实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成功经验,运用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然”的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原则、思路和模式,从而构建“三位一体”的气候法律14.2万字
- 会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在以人民为中心和平等保护原则的指引下,运用审判中心主义理论、控辩平衡理论、有效辩护理论和指定辩护理论,坚持指标设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并通过系统性、动态性、简明科学性和可比较、可操作、可量化等技术构造性原则,构建出一套能够有效评价辩护律师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不断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保证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努力让受援人在每一个刑事法法律18.3万字
- 会员本书是由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组织编写的、针对当下互联网领域的热点法律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的学术报告,延续上一年度《全球互联网法律观察(2020—2021)》的行文逻辑和体例,围绕“数字规则与个人信息保护”“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平台经济反垄断新发展”“互联网平台开源法律问题”四大热点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书内容横穿理论与实践,兼顾国内与国际之情,以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权利合理配置为基本价值法律18.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