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张其成全解黄帝内经·素问(中册)
更新时间:2023-12-19 11:51:05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黄帝内经》为现存最早的传统中华医学著作,对于后世中医学影响深远,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素问”部分重点讲述中医理论。本书是对《黄帝内经·素问》的全文翻译和解读。参考的底本准确,译文及讲解通顺流畅,详尽全面。作者出身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世医家庭,先后师从文字训诂大家钱超尘、内经研究大家王洪图,是传统文化及国医养生专家。本书不仅融入作者多年的研究、讲义精华,更囊括了医学世家对于国医养生的精辟独到见解。相信在讲明《黄帝内经》这部巨著的微言大义、普及传统文化经典的同时,也能为有志于中华医学、养生的读者提供较多启发。
品牌:华夏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夏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阐述了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白兆芝教授疑难杂病的临床辨治思路,包括治疗疑难病从肝论治、从毒论治、从瘀论治、从痰论治、从升降论治、从标本论治的经验,对胃癌前病变、反流性食管炎、顽固性口疮、顽固性呃逆、溃疡性结肠炎、肠粘连、肠梗阻、顽固性头痛、麻木、癃闭等病证的治疗经验。每篇内容均附有临证的典型病例,其后在按语中对辨治思路、理论依据、处方用药的经验加以详细阐发,特别重视病机医学33.9万字
- 会员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医药经典方是历经时间验证的有效方剂,是民族医学传承、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对民族医药经典方进行筛选与挖掘,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础。2020年11月成立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经典名方和大品种培育分会团结全国各民族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民族药经典方的挖掘与整理、继承与创新,开展了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回医药、满医药等民族医药的经典方整理和挖掘工作。本书医学16.7万字
- 会员该书为明代陈谏类集。陈谏号荩斋,世居杭州,乃南宋“木扇陈”的后裔。其先祖南宋初陈沂(素庵)擅长妇科,因治康后危疾,特赐宫中掌扇,后世刻木为扇以为世医招牌。其书乃综合性医书,次第为医经理论、运气学说,脉学,继列临证诸疾,分35门,各门先论后方,亦有作者经验之谈。该书国内早已失传,日本尚存有明嘉靖七年(1528)序刊本全帙,学术价值较高。该书为明代陈谏类集。陈谏号荩斋,世居杭州,乃南宋“木扇陈”的后裔医学2611字
- 会员该书为明?王良璨编次于明万历年间。该书10卷中,前8卷为“附方”,为该书的主体,共录主方39首(如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越鞠丸等),皆为临床常用效方。由此主方衍生出339方。其中四物汤一方即化裁出53方。每一主方先详析主方,再将衍生化裁方分为两类:其一为“加减汤名”,即将主方经加减其药形成之新方;其二为“合和汤名”,即将主方与其他方合并之后形成之新方。此法以少驭多,乃方剂学研究之新法门。此外卷医学3287字
- 会员本书系《中医临床经典评注丛书》之一。对中医经典《温病条辨》做了全面的评注。书中针对每条原文采用“提要”、“注解”、“评注”形式,对某些重要方证条文,结合临床,后附笔者及吴鞠通等古代医家所治医案,并加按语剖析之。本书结合笔者学医四十年来的临证体会及学习之悟,对《温病条辨》条文内容的理论意义、方药使用及临床所治病症进行分析和阐发,详略结合,较全面的揭示了吴鞠通的学术思想。对中医临床各科均有启迪思维之用医学32.2万字
- 会员柴氏中医世家,医名深重,影响广远,在山西中医界有“南柴”之誉。柴氏中医在疑难病诊治方面有独到的经验,而肾病是其特色之一,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柴瑞霁先生作为柴氏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是肾病中医治疗经验的集大成者。本书集中体现了柴瑞霁先生在汲取先祖智慧和当代成果基础上,经过近50年的临床探索后总结提炼的对各类急、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丰富而有效的经验,展示了一整套独到而宝贵的辨证用医学2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