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白鹿塬论丛(第二辑)
更新时间:2025-04-29 20:35:12 最新章节:编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为周棉主编的依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集刊。本册为2023年第1期,包括中国式现代化与民主研究;留学生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艺术学研究;东南亚研究;学术传记·回忆录六部分。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分析和梳理了农村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主要内容、当代形态及其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冲突、相容、转化的“实然”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导向出发,提出了农村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有效整合的原则、动力机制和具体路径。成果形成了相对厚实的个案,可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为不同的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各社会建设主体探寻合理的治理路径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社科22.7万字
- 会员《数字人文》辑刊2024年第1期,共计收录文章13篇,总计约30万字。本期设置七个专栏,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本期秉承创刊以来的收录规则,栏目设置更趋稳定,学术质量不断提高,编辑风格更加成熟。社科1.4万字
- 会员本书是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成立以来在“三报一刊”和“一报一刊”上发表的成果汇编,深入、细致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理论精髓,从理论规划、依法治国、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红船精神、知识产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建设等多个维度进行论述,并结合北京实际,给出了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构高精尖产业体系等的具体路径,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及周边地区的社科10万字
- 会员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相较于广袤的乡村,城市有着巨大的优势,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衣食住行、娱乐、教育和医疗的需求,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岗位,成为各色人寻梦的天堂。“城市化”成为人类活动空间变迁的主旋律。在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的浪潮愈加凶猛,见证了复兴,也带来了诸多困境和难题。本书希望通过梳理西方城市管理的相关思想和观念,探索通向美好城市的各种路径和可能性。社科18.5万字
- 会员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关系我国未来城乡健康发展的重要部署。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的关键,又首推就业问题的解决。民族地区由于城镇化发展总体滞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更为迫切,人口城镇化也成为必然途径。但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就业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来自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更为重要。基于此,本书以广西为例,研究新型城镇化战略中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就业促进政策问题,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人口社科14.1万字
- 会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社会现实,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思想文化和文艺的现实状况,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强化使命意识,勇于担当责任,紧跟时代步伐。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学术年刊(2023年卷)以“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本次年刊的出版,是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进一步总结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积极推动当代中国社科21万字
- 会员全书通过翔实而丰富的史料分析与考辨,对西晋士人进行了整体和个案的研究。既有对士人思想行为和心路历程的揭示,也有对士人文学作品的考察;既论及时代风气的共性影响,也注重士人的个体素养。全书旨归一处,即从儒家文化传承的视角,全面客观地评判西晋士人的是非功过,指出衰世中士人的文化自觉正是儒家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内在动因。并借此表明西晋士人传承儒家文化的意义,无论是盛世还是衰世,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社科30.4万字
- 会员西方现代在哲学上是方法论的时代,相应地,在文论上就是批评论的时代。西方现代哲学和文论中关于语言的研究,也主要是哲学方法论和文学批评论的研究,其合理性较多;其中也有关于语言的哲学本体论和文学本质论的研究,但不是主要的,也没有多少合理性。西方现代哲学的价值主要不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而在方法论上。相应地,西方现代文论的价值主要不在本质论和创作论上,而在批评论上。如此肯定西方现代哲学方法论和文学枇评论的价社科35.1万字
- 会员本书从乡村教育、住房、医疗卫生、养老等问题出发,指出新时代乡村民生服务供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治理要以民生改善为重要抓手,检视当前民生发展中的新情况、新要求、新趋势,努力提高乡村民生水平,以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发展要求,使乡村更有韧性,人民生活更美好。社科2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