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茯苓红枣糕

端木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五年前寒食节那日,曦儿突然出现在宗庙取火,端木云也觉得情况有些不妙。她担心匣子里的东西终有一天会被人发现从而引来杀身之祸。无论送信之人是谁,她认为,将孩子送出栎阳才是万全之策。

她狠下心来对沐景轩说,

“景轩,我看,还是听岳先生的,这段时间暂时将两个孩子送出去避一避。”

沐景轩见夫人如此深明大义,顾重大局,自己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为了沐府一家人和两个孩子的安全,眼下不得不如此了。

他望着夫人,点头应允。又转身向岳先生交待道,

“那就有劳岳先生安排了。我即日飞书给剑川兄请他代为照应。”

“是,家主。我安排好一切后即可出发。”

岳先生应声道。他对沐府忠心耿耿,只要能安全度过这个时期,沐府和小姐、大公子就能安然无恙了。

“父亲,母亲。”

两个孩子前脚刚迈进前厅,便欢快地朝沐景轩和端木云身边跑去。

“曦儿,父亲接下来一段时间有很多事要忙,马上寒食节到了,父亲和母亲打算将你和修儿送去孔阳门一段日子。”

沐景轩的语气平和,仿佛只是将孩子们送出去玩几天的样子,看不出有任何不妥。

沐灵曦却有些吃惊。这孔阳门里虽说住着自己的姨母,自己和弟弟却从未去过。只是几年前姨母倒是带着大儿子前来给父亲祝过寿。今日父亲怎会突然提到要送她和弟弟去那里呢。

她朝一旁的母亲望了去,面露不解。

端木云轻挑了下细黑的眉毛,朝女儿点头示意,

“曦儿,父亲这么安排,自是有一定的打算。”

沐灵曦依旧不明所以。她想试着提醒父亲和母亲,又不知如何开口。寒食节这日是她的生辰,就算父亲和母亲忘了,她却想留在他们身边,哪怕迟一天也好。

“父亲,等过完寒食节再送女儿走可以吗?”

“父亲知道你和修儿不舍得。等忙完了,父亲就和娘亲亲自去接你们回来好吗?”

沐景轩语气和蔼。

他站起来走到孩子跟前,轻轻拍了拍女儿瘦小的肩膀。心中纵有万番不舍,却不得不这么做。

“曦儿是长姐,一定可以体谅爹爹和娘亲的心思。”

“父亲,是不是修儿任性顽皮让你们生厌了,所以要将姐姐和修儿送走?”

沐灵修一脸委屈地看向父亲。

见父亲只是摸摸自己的头,什么都不说,就转过头红着小脸央求母亲,

“母亲,你和父亲说,不要送我和姐姐走好不好。修儿从此跟着岳先生勤读诗书,不再爬山骑马,您和父亲让我们留在沐府好不好?”

他可不想去什么孔阳门。之前朱玄甫来到沐府做客,肆无忌惮地拿着打鸟的弹弓弹他。父亲这要是将他送去那里,朱玄甫一定会再拿弹弓打他的。

想到这里,他更觉得委屈,轻轻拉扯了下端木云的碧绿云衫,黑亮的眼睛里满是泪水。

修儿还这么小,就要独自出远门,端木云自然更心疼。她轻抚着沐灵修的小脸,替他整了整衣冠,温言抚慰道,

“听话。这次以后我们再也不去孔阳门了好不好?”

沐景轩亦是左右为难。小儿年仅五岁,他自是不放心也不舍得的。

“修儿听话,父亲很快便去接你和姐姐。”

沐灵曦看了看父亲,顿时明白了,父亲分明也有他的难处。她的嘴唇轻轻动了一下,晶莹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泽,

“父亲,母亲。曦儿知道了。请父亲和母亲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修儿的。”

沐景轩欣慰的点点头。上前一步抱起了沐灵修,爱怜地将儿子抱在怀里。

明日就是寒食节,这两天天府里的人来来去去的一阵忙碌。趁着旧火未熄,端木云亲自去厨房做了茯苓红枣糕,给两个孩子端了过去。

沐灵修正在房间里照着岳先生的书法临摹,一旁的沐灵曦则专心致志地研读书画。

“曦儿,修儿,来,看娘给你们做了什么?”

端木云将糕点轻轻放在厅里的方桌上,走到两个孩子身边细细地观看他们的作业。

“修儿的书法又有进步了!”

儿子临摹的书法端正,笔迹阳刚,端木云很是欣慰。

“娘,修儿这些天可认真了。岳先生吩咐的功课一点也没落下。”

沐灵曦手里拿着墨笔,微微扬起小脸,高兴地夸赞着弟弟。

“姐姐说只要我们勤思苦学,心怀若谷,父亲和母亲就会高兴。”

沐灵修一脸天真无邪,他虽小,但也懂得哄父亲和母亲高兴。父亲和母亲高兴了,他才会觉得高兴。

见儿子小小年龄如此暖心,端木云心生欢喜。

“好,很好。修儿有长进了。来,我们先吃茯苓红枣糕。”

“噢!有茯苓红枣糕吃咯!”

沐灵修欢呼着赶紧放下墨笔,朝母亲身边跑过去,迫不及待地捡了块糕点就往嘴里塞。

端木云一脸慈祥地望着两个孩子吃的津津有味,不时的递上茶水,一边又替儿子擦拭嘴边的残羹。

“慢点儿,慢点儿吃。”

“娘做的茯苓红枣糕真是太好吃了!孔阳门可没有这么好吃的点心。那个叶玄甫成天吃肉,都快有两个我这么大了!”

沐灵修嘴里塞满了糕点,憨憨地向母亲抱怨。

“修儿爱吃茯苓红枣糕,娘亲多做一些你们姐弟二人带在路上吃。”

从沐灵曦记事起,每年这时母亲都会亲自做上茯苓红枣糕端过来。年年不断,味道始终可口如一。什么时候自己能亲手为父亲和母亲做上一碟茯苓红枣糕该有多好!

她于是央求着母亲,

“母亲,曦儿想学着做茯苓红枣糕。今日母亲可以教教孩儿吗?”

端木云一听,欣然应允。

“好,一会儿让丝弦通知厨房准备好食材。这次我们多做一些给你们带在路上吃。”

厨房里,端木云手把手地教沐灵曦筛选食材、配好冰糖和面粉的比例,加水、和面,加料,发面,上蒸笼。不一会儿蒸锅里就传来阵阵枣香,揭开竹盖,新鲜出锅的茯苓红枣糕传出阵阵香气。

沐灵曦拉着母亲的手很是激动。

“母亲,您尝尝味道如何?”

她递给母亲一块还冒着热气的红枣糕,脸上满是兴奋。

端木云接过热乎乎的红枣糕,轻咬了口,甚是满意。

“细腻酥软,曦儿的手艺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旁的沐灵修看到丝弦还蹲在灶前添火,懂事地端了盘子走到她身边,

“丝弦姐姐,你也尝一下。茯苓红枣糕可香了!”

丝弦赶紧停下手中的活儿,往衣服上擦了擦手,接过红枣糕轻轻递到嘴里。

“好吃吗?”

沐灵曦忽闪着大眼望着她,眼睛笑弯成一道甜甜的月牙儿。

“好吃!小姐做出来的味道和夫人做的味道一模一样。软软的,入口香甜。”

“好吃就多吃点儿。今天我和母亲可是做了所有人的份儿呢!”

孩子们欢声笑语地热闹非凡,这一下都要走了,想想怪有些冷清的。端木云突然有些不舍,好在只是去一段时间,等过了这段日子便无事了罢。想到这里,倒也是有个期盼了。

沐灵曦端着一盘刚做好的茯苓红枣糕,小心翼翼往前厅走,父亲和岳先生此时应该都在那里。

到了后抬手正欲敲门时,屋里的岳先生突然开口,

“家主,今夜就得送出小姐和公子。”

岳先生这突如其来的一番话,惊得沐灵曦刚抬起的手停在了半空中。岳先生这是怎么了,为何突然如此着急要将他们姐弟二人送出府。

“消息可靠吗?”

屋里沐景轩说话了。想必父亲大人同样觉得诧异呢。

“西禺的人送来密信,速速离开栎阳。”

岳先生拿出一封并未署名的书信,上面只有这四个字。

“家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恐怕这并非空穴来风。”

“看来真的是躲不过了。我速速安排,今夜就出城。”

沐景轩沉声说道。

沐灵曦不明白岳先生和父亲在说什么。西禺是哪里?她从来没有听到父亲提起过这个地方。这送信的人为何要他们“速速离开栎阳”呢?

“怕是难逃一劫啊!”

岳先生语重心长,语气里不无担忧。

沐灵曦不明白岳先生所说的“难逃一劫”所谓何事,正打算接着听下去时,屋内响起一声,“谁?”

糟了,岳先生听到了门外的动静。沐灵曦于是抬起手敲了敲门。

“父亲,”

沐灵曦端着茯苓红枣糕推门而进,恭恭敬敬地将糕点呈了上去。

“曦儿今日跟着母亲学会了制作茯苓红枣糕,请父亲和岳先生一起品尝曦儿的手艺。”

岳先生含笑点点头。

沐景轩转过身来,脸上分明没有笑容,“曦儿的手艺,父亲和岳先生一定要尝一下。”

说罢,拿起一块红枣糕。

沐景轩和岳先生就着茶水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品着茯苓红枣糕,沐灵曦在一旁心事重重。

父亲似乎有什么事情瞒着她。虽然他和岳先生不说,但是她知道父亲和岳先生是为了她和弟弟好。

父亲曾经说过,孔阳门“唯仁之守,唯义之行”,那里的人不光武艺高强,个个还都重情重义。将她二人送去孔阳门,想必定是为了护他们的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