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包子铺开张啦!

林知瑾盯着墙角堆的稻草,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空间里囤的帆布。昨夜下过雨的破庙渗着潮气,徐莺莺正踮脚接瓦缝滴下的水珠,陶碗里荡漾着浑浊的泥汤。

“东煦,京城最便宜的蒸笼要多少文?“她突然转头。

正给裴柏林补衣裳的林东煦手一抖,针尖戳进指腹:“寻常竹屉二十文,若是陶土烧的......“

“不用陶土。“林知瑾从稻草堆里抽出几根韧性好的,“咱们自己做。“

林柒抱着新得的刀默默起身,刀刃在夯土地面划出细痕。不过半盏茶功夫,庙后那片野竹林便传来簌簌声响。等孩子们循声跑去,只见少年正用刀背敲打碗口粗的竹子,竹节裂开的脆响惊飞一群麻雀。

“《考工记》有云:“裴柏林蹲在地上摆弄竹片,“削竹为篾,三纵四纬......“

“说人话。“林知瑾把泡软的稻草塞给他。

暮色四合时,六个歪歪扭扭的竹屉摞在供桌上。叶秀青红着脸把洗褪色的僧衣撕成布条,沿着竹屉边缘细细缠裹。安冬举着豁口的陶罐,将混着草木灰的泥浆抹在接缝处。

“明日去西市买口铁锅。“林知瑾数着钱袋里的铜板,“再扯两丈粗麻布当蒸笼布。“

林东煦突然按住她的手:“姐姐,西市刘记铁铺的旧锅只要三十文。“他耳尖泛红,“上月帮掌柜搬货,他说若有破损的......“

晨光微熹,六个灰扑扑的身影推着借来的独轮车出现在西市。车上是连夜赶制的五十个竹屉,林知瑾空间里的火腿肠早已撕去包装,混着野菜剁成馅料。经过肉铺时,她特意花五文钱买了根猪骨——总要有人闻见肉香。

“小娘子要租摊位?“管理市集的老吏掀了掀眼皮,“朱雀街日租二十文,巷尾五文。“

“巷尾。“林知瑾递过铜板,转头看见徐莺莺正踮脚往隔壁胡饼摊张望。小丫头突然扯她衣袖:“姐姐看,那个阿婆的炉子!“

废弃的砖灶歪在墙角,裂缝里钻出几丛狗尾草。林知瑾眼睛一亮,从荷包摸出2文钱塞给老吏:“烦请差爷行个方便。“

当第一缕炊烟升起时,裴柏林正蹲在砖灶前背《齐民要术》。林柒的刀此刻成了柴刀,劈开的木柴整整齐齐码在脚边。叶秀青把洗净的梧桐叶垫在竹屉里,忽然轻呼:“林姐姐,面发起来了!“

发酵好的面团在晨风里轻轻颤动,蜂窝状的气孔让安冬惊得跌坐在地。林知瑾抄起木勺敲响陶盆:“开张喽——三文钱管饱的鲜肉包!“

香气像条狡猾的蛇,顺着巷子蜿蜒游走。最先探进头的是个挑夫,汗津津的掌心躺着三枚被体温焐热的铜钱:“来一个尝尝。“

蒸笼掀开的刹那,麦香混着肉香劈头盖脸砸下来。挑夫顾不得烫,三口吞完包子又摸出六文钱:“再,再要两个!给我家娃捎回去!“

日头爬到檐角时,独轮车上的竹屉已经空了七成。林知瑾正给个绸缎商包包子,忽见林东煦拼命朝她使眼色——三个衙役晃着锁链朝这边走来。

“哟,新来的?“领头的用刀鞘挑开蒸笼,“知道朱雀巷摆摊要交平安钱么?“

林知瑾指尖发凉,突然瞥见衙役腰牌上沾着芝麻粒。她笑着递上三个油纸包:“差爷辛苦,这是特意留的三鲜馅......“

夕阳西沉时,六个孩子围坐在破庙数钱。铜钱在草席上堆成小山,林东煦用细绳串钱的手在发抖:“七百八十三文......抵得上我们乞讨半年的......“

“明日去牙行。“林知瑾把最后半块包子塞进安冬嘴里,“我打听过了,城南有处塌了厢房的院子,只要十二贯钱。“

徐莺莺突然扑进她怀里,油乎乎的小脸蹭着粗布衣襟:“我们要有屋顶了吗?下雨天不用接漏雨的那种?“

夜风卷着碎雪钻进破窗,供桌上的菩萨依然垂目微笑。林知瑾把孩子们挤碎的被子又掖了掖,听着此起彼伏的小呼噜,忽然想起末世前总抱怨四十平的开间太小。

空间里拿出来的压缩饼干硌着后腰,她却觉得这是穿越以来最踏实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