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山野之雾

在阴雨中,山野呈现出神秘、喑哑。湿重的浓雾覆盖住山脊和丛林,只能看到模糊的云色,似无法退去的海浪,紧紧地与逶迤的群山相互拥抱。它们如此缠绵,让你无法看清更远的世界。那里或许隐藏着岁月的真相,季节的枯荣,生活的艰辛。

我的眼光所及的地方,是一座连绵的北山。它们像是一道苍黑的屏障,团团将村庄围坐在中间。无论时光多么漫长,日子多么急促,我都相信北山会给予我甘甜的果实,色彩迷离的花朵,动听的山风吹过林梢的柔情。

我记得那些日子,村庄上的炊烟在潮湿的雨雾中弥漫,与山野的雨雾融合在一起,在山腰弥漫和缠绕。我等待着焦灼的夜色赶紧褪去,迎来新的黎明。然而雨季会在夏季更趋密集,梅雨浸透山村的每一片角落,让人们无法离开村子半步。

我冒雨前往北山,在满是雨水的山林中穿越。那是对自己发起的挑战,弄湿了衣服和鞋子,浑身冰冷,甚至连身体都发出了颤抖。山路被雨水冲刷出沟壑,淋漓的雨水在沙石间匆忙赶路。我走向远山,走进一场湿意而忘我的攀登。所有的栎树叶子低垂,绿得发亮的叶尖淌着新鲜的雨水,滴成时间的沙漏。我在雨中行进,头发被雨雾打湿,紧紧地贴在额头。在离山脚最近的第一道山岗上,几缕轻柔的雾丝轻轻漂移,她们旁若无人地从我的脚下极速流逝,向着另一道山梁翻越。湿冷的雨滴在云雾中拂过脸庞,凉意瞬间进入感官,让一颗孤独的心有了新的生机。眼前的飞舞是粗狂的,没有方向感地穿梭、游移,犹如飘忽不定的情感,不知道该将依恋附着在故乡的哪一片土地,哪一块山石,哪一条河流。

随着海拔的升高,我更加靠近了北山的幕布。那是一团深色的虚无,在云雾的萦绕中扑朔迷离。我相信坚强的栎树林依然安好,林间的道路依然安好,鸟子和蚱蜢都依然安好。它们不会因为雨雾的阻挡而望而却步,它们躲藏在山林的巢穴中,等待着忧愁的雨天尽快过去,太阳出来,照亮山雾,晾干翅膀,重新觅食。我的脚底不时被道路两旁低矮的树丛绊到,雨水扑打进鞋底,增加了裤脚的重量和脚下的湿滑。

这不是一场沉重的梦,这是一次冒雨上山的真实经历。雨雾中的现实更加接近生活的本质,让我觉察到心头的沉重。面对天空中密集的雨丝,面对失去真相的山峦,心底闪过一丝无法言说的焦灼。如果现实也可以描述为梦,这场北山的雨雾,就是一场真实的梦境。

我在梦境里穿梭,与山化为一体。宁可做草的灵魂,攀附在宽厚的山体上,扎根于脚下的土地,也不愿在他乡流浪。转过山腰,雾气迎面而来。我已经成为山雾中的一叶孤舟,划向山林深处。雾雨愈加沉重,打湿我的眼睫,仿佛眼眸深处凝结的眼泪,在脸颊上深淌。因为熟悉这片土地,因为深爱这片土地,我想在云雾深处寻找到山野的表情,听它温柔的心跳,感知它冷却的体温。我听到了风吹落树梢雨滴的声音,砸落在低处的叶脉上,落在泛绿的苔藓上。它们在反抗着雨季的压抑,企图以笔直的身姿重新挺立在我的视野。

我听到了山谷中瀑布的歌唱,带着激荡回旋的余音。多少山雨被树叶和泥土重新过滤,汇聚成一汪深蓝的泉水,洗净山谷中裸露的石头,越过无数沟壑和荆棘,到达断崖的一跃,成就了山谷最勇敢的情节。我曾经在这里汲水,燃火做饭。无数山林静默的夜晚,与栎树林的山鸟一起栖息在山谷。作为看山人的孙子,我有最充分的理由留在山中过夜。我嗅到了月色的味道,透过野百合的花瓣传进我的鼻孔。我听到了刺猬从山谷中滚落,与落叶相互摩擦的声音。我享受着山野的静谧,坐在山顶观望北山的剪影,愈加厚重朴实慈祥。

即使在雨雾中,我也不感到任何不适或者焦灼。我已经与北山达成了某种默契,它们的身姿在雨色中更显得健康清新。雨线如同母亲手中缝衣的针,往来穿梭于它的肌肤,为它们缝补上裸露的赤贫。我坐在树下读山,读出内心深处的爱,读出对故乡的感恩,读出诗意朦胧的童年往事。

什么时候,才能迎来雨后的阳光?什么时候,才能拂去心头的潮湿?太多的未知,太多的疑问,成为心头的渴望。我在雨中的山林漫无目的地穿梭,仿佛雨水永远停留在梦中的记忆,仿佛山林中的阴暗就是我内心的风景。我被绿色的水滴照亮,看到自己朦胧的影子,在山间的草木中闪烁。那不是生命中固有的苦痛,而是融入自然一体的一份自在和惬意。温暖从山林中弥漫过眼前的草地,在心头重新燃起朦胧的篝火。我将成为群山中最富有的孩子,一手触摸天际的雾缕,一手接过树梢扫落的雨水,倾听雨倾洒在落叶上的寂寞。

这是最美妙的音乐圣殿。鲜花点缀在丛林间,带着露水的微笑。我弯下腰来,轻轻地抚摸美丽的花瓣。花儿早已适应了这里的土地,安于岁月的片隅。有的带着颗粒状的花粉,等待着乡间的蛾子前来采蜜。多少人曾经怀着和我一样的感情,世世代代生存在这里?多少人离开这片土地,却又在梦中眷恋山林?像陶渊明,辞官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或荷锄耕作,种豆耕吟。这是怎样强大的内心世界,看清了世态真相,才能做出这样的打算?

我从未停止在北山的脚步,只要我还属于这片土地。我行走的脚步声,仿佛只有这片山林可以听到,自己安静的心可以听到。从少年到中年,一直走到遥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