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5许良根

许氏最后还是雇了车,没办法,买的东西有点多,几个人拿是拿的了,就是她自己也能搬回家,她在娘家的时候没少干活,可是她记着婆母的嘱咐,郑家的姑娘可不能在街上肩挑手扛的。

而且,她看着之初已经累的走不动了,可是看见店铺就想进去看看,她还是赶紧雇了车,回家吧。

到了家,许氏再次庆幸自己的决定正确,因为她娘家弟弟许良根来了。

许良根带着一个长工,长工挑着一挑梨,许良根拿着两包点心和一些干货,他进门按照规矩,先来见老许氏,没有叫亲家伯母,而是亲亲热热的喊姑母,老许氏很高兴,这也算是她娘家人了。

王氏很是明白,人家进门喊姑母,这就是婆母的娘家人,不是弟妹的娘家人了,她亲热的喊着表弟,张罗着倒茶,拿点心,又让长工歇在门房。

许氏回来,看见娘家的长工在门房,吩咐着让老全在后面搬东西,自己赶紧的带着孩子先进去,带着孩子和婆母行礼,告知回来了,又和娘家兄弟互相见礼,问候了娘家父母安好,这才叫过之初过来行礼。

之初学着美珍的样子行礼,美珍叫表叔她也跟着叫表叔,惹得老许氏哈哈大笑。

“大姐儿,这是你亲舅舅,要问舅舅安。”

永康,永健跑进跑出的,笑着教他们大姐:“大姐,这是舅舅,舅舅安。”之初有些不好意思了,她这么大岁数人了,岂能被两个小家伙笑话,她规规矩矩的站好,插手行礼,:“舅舅安。”

“好,好,外甥女快坐着,歇歇吧,跟着跑了半天,累了吧,你姥爷给你们带了家里产的梨子和枣,你姥娘惦记着你呢,这是她去清虚观给你请的平安符,你自己要带好。”

徐良根说着,掏出一个黄色纸小三角,他并没有递给之初,而是恭敬的递给了老许氏。

老许氏接在手里看着,:“还是亲家母想的周到,之初这次大好了,是该去观里看看,我前些天还想着呢,又想着秋收。这下好了,安心的过了秋,再带着她一起去。”

之初迷迷瞪瞪的听着,人物关系她还是有点搞不清。

老许氏招手叫她走近,把护身符递给她:“自己小心放好,别跟吃食和铜钱混乱着放,别弄脏了。”

之初接过来看看,又想了想,她拉自己的腰带,那里有一个她自己缝的夹层,她准备塞到那里面。

老许氏瞟了一眼许良根,不动声色的拉住她,:“你刚回来,可以先去洗手净面,去房间里,慢慢放好,再去看看给你舅舅拿些点心来吃。”

之初好歹有点大人的灵魂,虽然她总感觉脑子有点搞不清,但是这点眉眼高低她还是看出来的,她插手行礼,答应“是”,规规矩矩的先退后两步,再慢慢转身,尽量迈小步,退出厅堂。

许氏带着永健永康,端着盘切好的梨从灶间出来,正看见之初在院子里整理自己的腰带。

许氏忙一边将将手里的梨交给永康,嘱咐他端好,慢慢走,送进去给祖母和舅舅吃,一边拉住之初,不许她在院子里整理腰带。

许氏带着永健和之初,去了浴间,她麻利的拿梳子给之初重新梳了头发。脱了外面的大衣服,手上沾点水,把裙子从上到下抚平一遍。

又细细的嘱咐她,在外面只能抚一抚裙上的褶皱,不能整理腰带,有客人在的时候,要称呼祖母,对娘要称呼母亲,别乱说话。带好弟弟,别乱跑,过门槛的时候要微微侧身,一手轻提一下裙子,不要两只手一起把裙子提那么高,哪只手提裙子就先迈哪只脚。

又看了之初塞在腰带里的护身符,知道是自己老娘特意请来的,顾不上多问,只说:“先放好,等晚上,娘给你缝一个小荷包,挂在脖子上。”,又嘱咐之初下次见着姥娘一定记着道谢。顾不上纠结她是什么时候给自己的腰带里缝上个小布兜,带着她去了厨房,把刚买来的绿豆糕装了盘子,让她小心端着,一起往去厅堂。

之初迈着小步,尽量做到先抬腿后抬脚,过门槛的时候,照着许氏教的,微微侧身,一只手端好盘子,一只手轻提一下裙子,迈过门槛,放下裙子,另一只脚跨过来,站稳了。

再慢慢走到桌前,放好盘子,行礼:“舅舅,您辛苦了,您带来的梨很好吃,多谢了,请尝尝这个点心吧。多谢外祖母给我的平安符,请舅舅回去问外祖父母及全家好。”

之初一口气把自己刚想好的几点都说了。搞的许舅舅都有些发愣。笑呵呵道:

“哈,哈,这慧姐儿真是大好了呢,真会说话,多懂事的孩子呀。姑母,你秋上回家把慧姐儿几个都带上吧,家里我七大爷还惦记着您呢,我七大娘还说先叫人把您屋子收拾收拾被褥晒晒,就等着您秋上回家呢。”

“好,好,”老许氏很高兴,娘家嫂子有这一句话就行,“良根呀,你回去给你七大娘说,都由她做主就好,我呀听我大嫂的安排,过几天秉南就回去,看着长工收秋,我跟他说了,听他大舅的就行。你姐夫学里走不开,我带着你姐回去,你跟你爹说一声。”

“姑姑放心,我爹让您安心归置,别着急,今年家里多雇了两个短工,果子不像粮食那么急,我爹也让我大姐夫在家等着秋收呢。”

之初懵懂的听着,直到王氏进来张罗着留饭,她也没搞清楚这个家里到底是谁跟谁。

许良根没有留下吃饭,

“还有一个长工在集上卖梨呢,这会儿应该差不多了。姑姑您安心,我给姑丈问安了,过几天苹果下来了,我再来。”许良根带上王氏给他打包的包子又跟自己姐姐告辞:“三姐,你也安心,家里都好着呢,爹娘都好,你给我姐夫问好。”

许氏带着孩子把自己兄弟送到门口:“路上小心,问爹娘安,看见大姐替我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