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收春笋做笋干

眼下正值春笋上市的黄金时节,整个村子都被这蓬勃生长的春笋所包围。

大家还没开始农忙,村里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竹山,不仅家家户户拥有自家的竹山,村子公共区域的竹山也不少,放眼望去,一片翠绿,生机勃勃。

宋向阳瞅准了这个商机,决心大干一场。

他先是将自家堂屋彻底清空,为即将收购来的春笋腾出堆放空间。

考虑到公斤秤在称重时太过繁琐,便购置了一台地磅,一切准备就绪。

收购春笋的消息一经传出,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开,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行动起来。

五分钱一斤的收购价,让村民们热情高涨,毕竟进一天山,少说也能挖到一百多斤春笋,这收入可比做工的工钱还多不少。

仅仅两三天,宋向阳就已经收了两千多斤春笋。

消息甚至传到了外村,许多外村人听闻后,不惜走上十几里山路,成群结队地扛着麻袋赶来卖笋。

看着堆积如山的春笋,宋向阳既欣喜又担忧。

欣喜的是生意如此火爆,担忧的是销路还未完全打开。

他不敢贸然再收,可有的人即便两三分钱一斤,也非要把春笋卖给他,无奈之下,宋向阳又陆陆续续收了一千多斤。

此时,整个堂屋已经被春笋塞得满满当当,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宋向阳深知此次是挪用了瓦厂的预售金来试水,可不能赔了,便告知大家等这批春笋销出去后,若销路好,再进行收购。

那些卖过竹笋的人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只好接受,毕竟他们比宋向阳更希望笋干能尽快卖出去。

为了晾晒春笋,宋向阳跟村里打好招呼,花些小钱租用了附近空着的晒谷地。

村里同意后,他用篱笆将晒谷地围起来,又盖上薄膜纸,防止下雨时春笋被浸泡发霉。

紧接着,他招了几个村里手脚麻利的妇人,负责清洗、剥壳、切分春笋。在晒谷地上,支起了几个崭新的大灶锅,开始热火朝天地焯水。

此外,他还找大伯买了几张超大的茶筛,专门用来晾晒。

这一系列举动,让村里的人都觉得新鲜不已。

大家纷纷围过来观看,一些看热闹的村民还主动帮忙烧烧柴火

。由于近处的市县都没有烘烤机出售,宋向阳只能采用炭火混合木渣的方式进行烘烤。

为了避免笋干沾上炭味,他还特意添加了一些枞树枝去味。

好在连日晴天,笋干制作进展得十分顺利,仅仅十多天,就基本完成了烘烤工作。

宋向阳从街上采购了许多比常用白糖包装袋大一号的塑料包装袋,每个袋子大约能装三四两笋干。

没有真空机,他就找来锯片,就着蜡烛进行封装。

这种封装方式大家都不陌生,以前家里封装白糖时也是如此,所以操作起来轻车熟路。

此外,他还采用油印的方式,在包装袋上印上“清水村玉兰片”几个字。

之所以叫“玉兰片”,是因为笋干的形状和色泽如同玉兰花的花瓣,洁白或淡黄,肉质肥嫩,外形美观。

这个名称在周边市县广为人知,相较于“笋干”,显得更为文雅。

当然,他也担心有人不了解,便在下面印了一行小字:“纯绿色无公害春笋干”。

当几百斤笋干完成封装后,宋向阳带着这些样品踏上了推销之路。

他此次的目的地是隔壁的铜锣县农贸市场。

铜锣县交通便利,还有火车站,人口众多,县城的人口数量抵得上宋向阳所在县两个县城的人口总和。

这里不仅商品种类繁多,而且大采购都能享受批发价,周边好几个县的人都喜欢来此采购。

宋向阳曾跟着朋友来这里凑过热闹,当时就觉得这里更像是一个综合性的商贸市场,规模比他们县里的供销社大上好几倍,就连梨花嬢嬢家杂货店的商品,也都是从这个农贸市场采购的。

为了能让林香一起同行,宋向阳耍了点小心思。

他对外声称要去外县给瓦厂采购东西,又说三姐忙着给工人核算工钱和奖金,便让兼任出纳的会计林香跟自己去。

他心里想着林香还没去过铜锣县,正好带她去见识见识。

林香见是瓦厂的事务,丝毫没有怀疑,欣然答应。

宋向阳穿上了一件崭新的中山装,然后把几百斤笋干装上车斗,林香只好坐在车头,这正合他的心意。

这可是他第一次与林香如此近距离相处,甚至能闻到她发丝间飘来的淡淡清香。

林香来到村子后,已然成了新闻人物。

她是村里唯一一个用牙膏刷牙的人,其他人都还在用牙粉。

而且村子里老一辈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正经刷过牙,都是用盐水漱一下或者拿毛巾往嘴里卷一卷。

因为这时候,全国牙膏普及率仅37%。

每次她刷牙时,都有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在旁边观看,就连一些大人也觉得新奇。

还有,林香每隔两天就要洗一次她那长长的头发。

大家都还在用红色洗头膏的时候,她已经用上了洗发露,那浓郁的香味甚至让梨花嬢嬢都向她打听是什么牌子的洗发露了。

因为梨花嬢嬢平时都是用的肥皂洗的。

这洗发露,可是林香父亲林如泉托朋友从外地买回来的,前几天刚托林场的车子带下来,同时托带的还有一些其他物品。

宝洁1988年才进入中国,可想而知那时候大家对于洗发露的稀奇程度了。

-----------------

两人坐在车头,林香或许是第一次与男孩子靠得这么近,有些害羞,总是侧着脸看向路边的风景。

宋向阳则时不时地偷偷瞄她几眼。

偶然间,两人的眼神不经意对视上,林香的脸“唰”地一下变得通红,急忙撇开视线。

宋向阳虽然有些尴尬,但心里却乐开了花,连掌着拖拉机的方向都出现了一点偏差。

“好好开车,别翻车了......”林香侧过身子,略带嗔怪地说道。

宋向阳赶忙平复心情,重新稳稳地握住方向盘。

许是闻到了车斗里笋干的香味,林香开口问道:“听说你最近收了不少春笋,这就做成笋干了?”

宋向阳见林香主动搭话,连忙回应:“嗯,收了三四千斤,这车斗里都是已经封装好的,准备等会顺便去卖一卖。”

其实,他哪里是顺便,分明是专程来跑市场的。

这时,林香似乎察觉到了宋向阳的“小心思”,佯装生气道:“我跟你三姐说要和你去给瓦厂买东西的时候,三姐还纳闷说最近瓦厂也没有要买的。”

说着转过头,略带调侃地说:“你这是小人心思......”

宋向阳自知理亏,急忙解释:“这不是怕你不答应嘛?我想着瓦厂现在一切顺利,新窑也都开烧了,你一直在瓦厂待着怕你闷得慌,不如出来一起散散心。”

“你以后有事可以直接跟我说的,不用这么拐弯抹角的。”林香认真地说道。

接着,她捋了捋被风吹得有些凌乱的长发,继续说道:“我不喜欢别人骗我,再说你这都是正事,只要你开口,就算不是去散心,我也会很乐意答应的。”

宋向阳真怕林香生气,毕竟前世林香就非常厌恶撒谎。

他特意调低了一档速度,诚恳地说道:“我不是存心的,只是实在想不出好的理由邀请你一起去。”

“你哪次邀请我没有答应的,你这就是狡辩......”林香嘴角微微上扬,虽然嘴上这么说,但神色间已不见生气之意。

宋向阳嘴角扬了扬,确实,自己这阵子没少找理由邀林香去踏春。

不是去采蘑菇,就是去弄小竹笋。

近一点的山头,林香都快认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