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聪明人合作就是畅快

宋向阳开着拖拉机载着林香返程,一路上正琢磨着如何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生意。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对面传来:“宋老弟,可算碰到你了!”

宋向阳定睛一看,只见一位中年男子正满脸笑意地开着拖拉机迎面而来。

这人他再熟悉不过,是经常买他蛇酒的煤老板。

以往总是穿着一身朴素的四口袋中山装,今日却焕然一新,身着一件质地优良的皮衣。

皮衣的款式简洁大气,细腻的皮质泛着温润的光泽,每一处剪裁都恰到好处,将他整个人衬托得贵气十足。

“哎呀,大哥,真是巧啊!”宋向阳赶紧靠边熄了火,热情地招呼道。

对方也靠边熄了火,凑近宋向阳,神秘兮兮地说道:“老弟,跟你说个事儿。我有个堂叔,在湘煤负责采购,那可是个有实权的岗位。你别看我堂叔在湘煤一处,一至四处的采购负责人可都是和他同一批进单位的,他们之间的关系,铁得没话说。我之前的煤,就是从他们下属的一个分部采购的,这么多年,合作一直很愉快。”

宋向阳听得聚精会神,心中不禁一动。

他深知湘煤这样的大型企业,员工数量庞大,每日对食材的需求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过年我去给堂叔拜年的时候,他特意提了一嘴,说有没有干货、易储存的食材货源。你都不知道,上个星期我刚给朋友销了 700多斤蕨菜呢。我听说你在做笋干生意,你那些笋干都卖完了吗?”对方一脸关切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宋向阳的父亲就在湘煤四处工作,他曾听父亲描述过四处的规模,仅仅四处就有好几千人,那湘煤一至四处加起来,少说也得上万人。

这么庞大的员工队伍,每日消耗的食材数量,确实相当惊人。

“还有个三四千斤左右吧。”宋向阳略作思索后回答道。

实际上,这段时间他请的工人都在全力制作保鲜春笋,笋干的制作已经暂停了一段时间,目前库存也就剩几百来斤。

原本打算用来制作笋干的春笋,也都被投入到保鲜春笋的生产中了。

但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有能力消化大量货物。

凭借他如今在收笋行业逐渐打响的名声,只要有稳定的销路,用不了几天,就能把制作笋干所需的春笋收购上来。

现在,整个乡里的春笋大部分都集中到了他这里,即便他一直压着价格,不敢大肆收购。

要是笋干的销路能顺利打开,他就能毫无顾虑地加大收购力度,不用再苦苦等待时机了。

“这么多啊!那可真是太好了。”对方眼睛猛地一亮,兴奋地说道,“我跟你说,湘煤那边的需求量可大着呢。他们的员工食堂每天要供应那么多人的饭菜,干货食材又耐储存,肯定很受欢迎。要是你的笋干质量没问题,这可是个大生意啊!”

宋向阳心中暗自欣喜,但表面上依旧保持着沉稳:“我这笋干的质量你绝对放心。都是精选的新鲜春笋,经过我们家传的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而成的。口感鲜嫩,味道鲜美,保存个一年半载都不会变质。”

“那就好,那就好。”对方连连点头,“我跟堂叔关系好,他说的话肯定算数。这样吧,你先准备个样品,我拿给堂叔看看。要是他满意,这事儿就成了一大半了。”

“行,没问题。我回去就准备,保证尽快给你送来。”宋向阳连忙应道。

“不过,他们采购肯定有一套标准和流程,首先就是质量要过关,价格也要合理。”对方补充道,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神情。

宋向阳瞬间明白,对方能看在以往的人情面子上,给自己介绍这条宝贵的销路,已经是很看得起自己了。

这多亏了之前卖蛇酒时积攒下的人脉和人情。

所以,在价格上一定要让对方也能从中获益,不能让人家白忙活一场。

只有互惠互利,生意场上的朋友关系才能长久维持。

若是后续再有其他类似的生意,自己就等于搭上了一条超级便利的人脉线。

而且,后续自己做煤球生意,对方说不定还能在价格上给自己让利。

虽说铜锣县那黑乎乎的笋干散卖都能卖到七毛,但自己之前卖给那位大哥几百斤,因为是运往北方,路途遥远,价格只有四毛。

湘煤的距离近了几千里,自己仍旧按照四毛做批发价,想来也是个合理的定价。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些可操作的空间,只是如何才能让事情安排得巧妙些呢?

他思索片刻,很快就有了主意。

“大哥,你看我这笋干要是卖给湘煤,价格定多少合适呢?”宋向阳一脸诚恳地问道。

“这个嘛,你得参考一下市场行情。现在市面上的笋干价格参差不齐,你得根据自己的成本和利润空间来定价。不过既然是跟大企业合作,价格也不能太低,不然人家会觉得你的产品质量不行。我觉得你可以先报个价,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调整。不过你要注意,报价的时候不要太离谱,也不要太保守。”对方并没有把价格说透,只是给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外面的行情我不大清楚,但铜锣县那里的市场卖七毛钱,你看我定个四毛怎么样?”宋向阳并没有提及自己已经以这个价格卖过一批,眼神中带着一丝试探。

“这样吧,等你拿来样品的时候,我问问我堂叔。”对方不置可否地回道。

“那我就先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还不知道有这么好的机会呢。”宋向阳真诚地说道,语气中满是感激。

“说什么呢,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互相帮助嘛,我还等着你多发点财,早点从我这多买点煤做煤球生意呢。”对方笑着打趣道。

“不过,我就一台拖拉机,平时还得紧着瓦厂用,要运输这么多笋干出去,怕是不好安排。”宋向阳面露难色地说道。

“这有啥,直接发铁路上就成,人都不用去。”对方轻松地说道,仿佛这根本不是个问题。

“要不这样,等你和你堂叔议定价格后,由你帮我运作下?你看我刚从铜锣县卖了一批春笋,回去又得忙活笋干的制作和瓦厂的生意,实在有点抽不开身。而且,你这买煤一直跟单位上的人打交道,比我这野路子可上得了台面多了。”宋向阳诚恳地说道。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让对方更多地参与到事务中,这样自己到时候给人家好处的时候,对方也就不好拒绝了。

而且,这四毛的价格是自己和他议定的,至于他和他堂叔议定的时候,两人都还有一定的价格协商空间。

他不直接参与到与他堂叔的谈判中去,就等于给了对方一个便利,而且成功率会更大些。

从前几次两人的来往中,他已经清楚对方是一个可靠的人。

所以,就算是让对方给自己收账都不存在任何问题。

他可是见过对方堆积如山的煤山,又那么早早地买上了拖拉机,实力不容小觑。

对方见着宋向阳生意越做越大,也巴不得和宋向阳早点开展更多合作。

对方是何等精明的生意人,一下子就猜出了宋向阳的巧妙安排,但仍不动声色道:“成,这事我乐意出力。”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聪明人合作就是很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