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2025-4-11

早上把影像的一个教材看了,是LIRADS分级,没想到一看有一百八十的点击率。我开心个不停,终于有人会看我做的东西。我发了四个月的视频,都是0点击,我几乎每天查看,我起初觉得没人看也无所谓,我学习是为了训练自己,给找点事情做做,但是只是一种借口,谁不喜欢受欢迎?谁不喜欢别人认同你呢。

每次我父母不认同我,指责我有病的时候,我是那么地在乎,我视他们为敌人,不认同是很难被接受的存在。而认同则是相反,你愿意付出很多去得到认同,在认同里你的力量像是被膨胀,无限放大。

我立马想要更加认真的去做视频,我担心视频里的声音太小,想要去做些调整,不自觉地想要为了这个投入更多的精力。我又陷入了某种循环。

你知道得一清二楚,那些看视频的人的类型,他们习惯于“看”的这个动作,习惯于“评价”,也是“你”自己。

日常看视频的标题“某人仅用一句话,打破了封神之作”,人类很喜欢这种标题,之前梁文锋事件便成为了众人的焦点,AI出现之后,Deepseek仅用少量预算制作出媲美原AI的功能软件。某某仅需要花一点努力,便突破前人的积累几十年的成果。日本的《新世纪福音战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男孩,从小被父亲嫌弃,却能操控大家精挑细选的人才都无法操控的机器人,还在失去意识后成为了全能的存在。我们都很喜欢那种轻轻松松成为神的存在。

我多年沉浸在这种标题的电影,视频里,时间过去了,我老了,标题依旧。我似乎想要把自己上瘾的过错推卸于创作这种视频的幕后人员。这又是一种模式。

昨天刷到了黄子佼事件,黄子佼电脑里存放2000来部未成年爱情动作片,因而被判刑。沈玉琳和Melody在11点热炒店节目上议论这事件。Melody认为黄子佼这种行为无法原谅,脸上尽显嫌弃鄙夷之色,她的理由是如果没有黄子佼这种买片的人,那就不会有未成年人出来卖,黄子佼是犯罪,必须被媒体封杀,她甚至把替黄子佼求情的艺人给骂了个遍。媒体喜欢放大矛盾,矛盾存在的地方,就有观众,有流量,有利益。

沈玉琳他嘴巴上附和Melody,说艺人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但他更想表达的是“这事件没有错误,错误的是被人发现了。“男人更能体谅男人的心,能利用看片子发泄掉那股力量,比真正地实施要来得好。

我想起了男人出轨后对女人说谎的这一事实。女人认为男人没有承认事实的勇气。男人则认为会说谎代表对女人还有情,而连说谎都懒了,那就是已经对女人没有感情了。

这两种角度真的很微妙,你不知道是怎么来的。胆量和感情,和身体的器官功能是不是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黄子佼会喜欢小女孩,他的下巴窄小,是偏向女性的脸型。而很多时候,人喜欢的是自己缺失的那一部分,小的时候因某种境遇分裂掉的那一部分,在往后的日子中,剩下的那一部分循环往复,直到再次相遇的那一天。他小时候是被禁止表现出女性的那一面?他是选择留下了男生的那一面?

我小时候被妈妈念叨穿衣不整,直到现在还保留有这一习惯,它就像是自我的一部分,害怕消失,顽强地生存着。

下午我做手杆面,爸爸回家问这是什么。我非常厌恶回应他,可是我并不适应如何用”你“开头造句。“你认为这像是什么?”这种句子会让他愤怒。也许下次用“你很好奇别人在干什么“不知道会不会好点。我没过这一关,感到沮丧。我很难受,对于强迫自己服从他的命令。

他躺在沙发上刷手机,手机上传来视频的声音,是针对现在年轻人不生孩子的现状发出了评论,他们首先总结现在年轻人不生孩子的原因,并列举出来,大意是年轻人觉得自己享受最为重要,生孩子压力成本大,自己支撑不起。随后告知不生孩子的后果,例如年老生病无人照顾,父母逝去孤独感侵袭等等。最后是以告诫现在年轻人不要贪图短暂的快乐,不顾后果,繁衍后代是重要的事。

每隔一段时间他便会发这样的信息给我,我没有回应。当我看到这样的信息,心头紧缩的,很痛苦,快要不能呼吸。那像是一种要抹杀我存在的感受,一种生不如死的感受。他在很久以前便重复这这种模式,我成为了信息的载体。我一直都对于晚婚晚育感到害怕,从进入育龄期就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我对于男人的毛手毛脚容忍度很高,我并不是对他们不反感,而是我失去反抗的能力。我从很久以前便和神明分离,我知道这一些,我憎恨着爸爸有这样的观念,但我清楚,我有问题,我从心底里憎恨着不婚不育的我,我认为这样的女性没有价值,心有了破洞的别人才能有机可乘。

我好奇我的心是什么时候破洞的,难道是从出生开始?我所发生的事情,我所在乎的事情,似乎已经存在很久,久到已经记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