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冒牌上尉(求追读!)

【施特拉尔松德远郊的废弃海军训练营仓库,有你需要的双联MG-34高射机枪(+)】

看着浮现在前挡风玻璃上的长句,开车的夏彧松了一口气。

战地情报系统总算是触发了和MG-34相关的情报,让他不用再去同行那边花钱批发了,

不过提炼【施特拉尔松德】、【海军训练营】、【双联MG-34高射】这些关键词,夏彧知道这次开的是三德子海军的盒。

德国波罗的海沿岸,有名有姓的城市全都有海军基地。

其中吕根岛的门户——施特拉尔松德,二战时期加入海军学员队的候补军官们,会在这里的新兵训练营进行基础军事训练。

不少U艇艇长撰写的回忆录中都提及了这点,战后到了东德时期,这处训练营也被改编成了卡尔·李卜克内西海军军官学院。

而在90年代后,又变成了现在的施特拉尔松德海军工程学院。

夏彧先前一直没往这边跑过,没想到他人还没出罗斯托克和施特拉尔松德之间的里布尼茨-达姆加滕,就给了他这样的惊喜。

果然,空军是不可能空军的,咱还有海军做保底。

不过话说回来,夏彧对三德子海军装备了哪些轻武器,了解的还真不多。

但好像他还真没在海军的照片上看到过后出的MG-42撕布机!

辣脆一直没有停产价值300+帝国马克,更耗费铁料和工时的MG-34并不是全为了提供车载机枪,海军也是大用户。

为了提升防空效率,他们更是双联装拥护者,一个防空单位就要编入两挺MG-34,数量瞬间就上去了。

至于为什么有双联装MG-34在废弃海军训练营的仓库,夏彧很想点开“+”看看原因。

可惜这会儿开车呢,魂被抽走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他还是先忍一忍吧,回去再研究清楚也不迟。

“这位女士,你知道胡贝尔家在哪儿嘛?”

夏彧把车开到路边,拦下了一位面相很和蔼的中年女士询问道。

“你问胡贝尔?那个老辣脆?”

好家伙,那伙计看起来还是位名人。

“如果他是当地小胡子青年团分部队长副官(150-190人连级)的话,应该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位胡贝尔。”

夏彧确认了对方有些拗口的职务后说道。

在小胡子青年团,能升到这些职务的可不是肩膀上挂几道杠那么简单。

这个胡贝尔当年是真打下过盟军的轰炸机的,如果不是本土防空也很重要,怕是直接作为骨干送去打的盟军嗷嗷叫的奶瓶师报道了。

不过留在东边对他而言也是件好事,手上没沾苏军的血,加上还是个teenager,就这么一直活到了两德合并,活到了21世纪还没咽气。

“就是那老小子,年轻的时候还好,过了八十岁,老年痴呆一犯病就要带领村里的孩子们保卫里布尼茨-达姆加滕,和苏联人打游击。”

“笑话了,苏联都没了,还打什么游击……”

都说人不可貌相,夏彧和小卡尔今天都算见识了,这位阿姨的输出是真的高。

但是从现在这么一个情况看,老头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就一直活在了自己年轻那会儿。

而这都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了,还能找他淘东西吗?

“淘,为什么不淘?他做不了主还有他子女,咱们找他们签合同。”

和小卡尔一商讨夏彧就做出了决定。

咱作为尊贵的系统拥有者肯定不能去骗,去偷袭老同志,应该给的钱。还是要给的。

车队继续向前开去,直到停在了一家叫“胡贝尔之家”的小型农场门口位置。

“有人在家吗?”

“你们俩是什么人?”

刚进门打招呼,两人就看到了一个左手拄着拐棍,右手肩膀还背着一支“98K”,精神十分矍铄的标准日耳曼长相的老头,正警惕的看着他们。

额,45年的时候17岁,这会儿奔90了还有现在的状态,当年肯定没有嗑过柏飞丁。

“我知道了,你是东方营的同志。”

夏彧还没想好说辞,老头自己就脑补完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二战时穿德式野战服的不止有德国本地人。

还有许多来自东欧、斯坦、“东方”的志愿者。

只要愿意为三德子流干最后一滴血就发衣服发枪,很多战俘都被他们重新投入战场,反过来打盟军。

在去年上映的爱沙尼亚电影《我们的1944》中就有体现,看着是德军打苏军,实际上两边都是爱沙尼亚人。

所以虽然现在是21世纪了,但在老胡贝尔的眼中,夏彧就是东方营的志愿者。

小卡尔则像个空军!

“你好,胡贝尔分部队长副官。”

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夏彧示意小卡尔自由发挥,毕竟东方营志愿者德语都不怎么好。

“我是空军的克里格上尉,经调查发现你们前段时间运走了一批Flak 38高射炮,这可是帝国重要资产,你把它们藏在哪儿了?”

小卡尔也很快进入了角色,当了一回空军的冒牌上尉。

“这个,这个,我们只是先把帝国资产分散保存起来,等苏军攻入里布尼茨-达姆加滕,再给他们颜色看,并不是想要侵吞帝国资产……”

老头一下就被吓住了,像个孩子一样连忙解释道。

要是不解开误会,年底他还怎么晋升分部队长上级副官啊!

对于一个立志当青年团旗队长的孩子,这并不亚于天塌了。

“原来是这样啊,你做的很对,但是现在苏军已经撤离了德国,而盟军对我们的轰炸还在继续,我们需要那批Flak 38保卫里布尼茨-达姆加滕的天空。”

小卡尔慷慨激昂的说道。

他的这番话听得老头眼泪水都快流出来了,只听到他立刻说道:

“克里格上尉,还请你们跟我来。”

胡贝尔说完便健步如飞的奔向了谷仓,两人紧随其后。

“这里埋着两门Flak 38,我害怕被苏军搜出来,就抹了从营地带回了的黄油(工业润滑脂,不是吃的),再用油纸包好埋在谷仓地下。”

老胡头指着谷仓角落的位置说道。

好家伙,油纸包里没有备用零件,却有两门20mm高射炮,这次发达了。

“对了,还有一门在西郊的曼尼克家,我们一共带出来三门Flak 38,但是一枚炮弹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