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拍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行业纷纷搭上数字化的快车,开拓出线上服务的新模式。

比如拍卖行,世界上各大知名拍卖行捕捉到了时代趋势,纷纷推出自家专属的应用程序,为全球客户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

又或者是借助第三方平台的力量,开展直播和拍卖活动,打破了传统拍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无需前往现场,只在网上轻点鼠标就能购买文物。

同时为了让顾客更好的享受服务,拍卖行还引入了系统自动代拍功能,与现场买家同步出价。

这些操作极大地拓展了拍卖行的客户群体,成为吸引全球买家的重要渠道。

这一天。

苏富比的春季拍卖会如期举行。

此前,“历史真相”发布牛顿事件相关内容时,有消息传出本次拍卖会将有牛顿与中国历法相关的文物亮相,因此引发了广泛关注。

尽管牛顿事件的相关讨论已逐渐尘埃落定,但一件全新的文物,依旧吸引着众多目光。

早在半个月前,网友们便得知了拍卖会即将举行的消息,因此在还没开始的时候,线上直播平台便已聚集了不少人。

“我勒个去,这转播也太卡了,就不能换个好点的网吗?”

“卡吗?我一点不卡。”

“第一次看拍卖会,好紧张,请问需要准备些什么吗?这是我的房产证。”

“准备个锤子,这里是转播。”

“这是我银行卡余额不足一百的人能看的吗?”

“我看了下,这次里面最便宜的东西起拍价都是500美元。”

“很贵吗?不就是一顿饭。”

“富哥v我50看看实力。”

随着网友的大量涌入,直播平台的氛围愈发热闹。

以往这类拍卖会直播,这种分流平台观看人数最多的也就几万人。

可这次,一下子就突破了百万人,而且人数还在持续攀升。

随着拍卖师的登场,详细介绍拍卖的规则与流程,拍卖会正式开始。

右侧的大屏上,第一件拍卖品的高清图像清晰展示出来。

而起拍价,则是1000万。

“可怕,打工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怎么有钱人这么多,到底是谁在赚钱?”

“这什么玩意,一坨颜料?这也值一千万?”

“不懂艺术的跑来看拍卖干什么?”

“艺术品价值还不都是人定的,我就觉得一毛不值。”

“那你还看。”

“不是传有崇祯星图书卷,不然谁看这玩意,还不如小姐姐扭腰。”

一时间,各种言论在弹幕中不断滚动。

而拍卖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着一件件作品被买家成功拍走,气氛愈发热烈。

很快。

一件崭新的文物出现在屏幕中,是一幅画作。

其起拍价更是直接飙升到三千万。

即便价格高昂,在拍卖师充满激情的介绍后,依旧有不少买家纷纷举牌喊价。

短短几次出价,价格便突破了亿元大关。

就在网友们满心期待价格继续攀升时,直播画面中,现场的买家出现了异常举动。

许多人突然起身,手中紧握着手机,神色匆忙地离场。

起初,离场的只有一两个人。

可紧接着,更多的人像是收到了相同的消息,脸色瞬间变得凝重,纷纷起身离开。

就连一位原本打算出价的买家,也迅速撤回了举牌的手。

一时间,拍卖现场秩序大乱,原本的竞拍节奏被彻底打乱。

台上的拍卖师也陷入了疑惑。

不一会,拍卖师的耳机里传来工作人员的声音。

直播间内,网友们也炸开了锅。

“发生啥了?”

“我都看困了,这拍卖会和小说电视里看到的一比,也太无聊了,所以结束了吗?”

“不是,好像忽然暂停了,不知道为啥。”

“难道有假货?”

“这不至于吧,毕竟还是世界有名的拍卖行,怎么可能出这种问题。”

“我曹,别看直播了,新闻炸了。”

“咋了?”

“有人预告了一个消息,说发现了达·芬奇的隐藏作品。”

“这有啥?”

“里面有个内容极为炸裂,说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是假的。”

“这也有人信?”

“是的,我也不信,但如果达·芬奇同时和郑和有关呢?”

“我曹。”

“???”

于是,网友们纷纷离开,翻开其它平台,就看到一则新闻标题大大的显示在第一位。

“达·芬奇新发现,郑和航海图即将公布。”

一个消息,两个内容。

无论是哪一个,都是极为炸裂的存在。

“我说郑和相关的消息这么久都没有大的进展,原来在这里等着我!”

“为什么是达·芬奇?这怎么联系到一起的,我完全想不到啊。”

“你们都不知道达·芬奇的全名吗?列奥纳多·达·芬奇。”

“我曹,我懂了。”

“懂什么了啊!”

“李奥啊!历史真相视频中,郑和船上的那个外国画师。”

一瞬间,众人都仿佛明白了一切。

有人还想到,最初有过这样的猜测,可是由于没有证据,也就没了后续。

如今新闻就在眼前,他们也意识到,事情恐怕就是如此。

这一消息如野火般迅速传播,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此事。

而苏富比的这场拍卖会,也因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陷入了停滞。

人们看着拍卖作品附带的第三方鉴定报告,上面都是业界有名有姓的权威鉴定机构。

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鉴定机构中不少都曾参与过达・芬奇作品的研究。

如果“卢浮宫的蒙娜丽莎是假的”这一消息属实,鉴定行业恐怕将遭受沉重打击,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

这么多年来都没人发现,那是否代表着,有更多的文物被错误的鉴定?

又或者往更坏的方向猜测,是否有人会故意以假乱真,以此来骗取大量财富?

相应地,名画交易市场也极有可能陷入停滞。

没有人愿意去赌这个可能。

就算只有百分之一准确,他们也可以等待消息验证结束,再来拍卖。

而一些通过这些机构购买过文物的收藏家,也在得知消息后,紧急进行了重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