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中秋

考题本来也没什么可议的,无非就是四书五经《中庸》《大学》里头挑好了让老皇帝抽签或者选,大清的学子学了几十年了,突然间改弦更张也不可能,可仔细想想其中又颇有讲究。

考题是用类似于《论语・颜渊》中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种,上位者的道德品质对下位者有决定性作用的?

还是用《尚书・五子之歌》:“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种体现了下位者在国家稳定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

这完全是两种为政方向,也体现了朝廷的态度。

加之林炜不愿意被三阿哥算计了就这么拉倒,况且谁知道老三会不会把铤而走险把题透露出去?所以衍圣公推出一个命题,他和姚典就否定一个命题,有意拖着他俩,时间也就来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是民间大节,宫内倒没那么在意,可各地督抚久离京师,生怕老皇帝疑心自己忘了他,所以一过八月初十,外省的请安折子是被秋风扫过的梧桐落叶一样,扎了堆的飞往大内,老皇帝原想着叫上书房一起到畅春园拜月赏月,可林炜和马齐实在是分不开身,也就留在了紫禁城处理公务,他自己则带着妃嫔和年纪小的皇阿哥,移驾畅春园了。

秋雨刚过,天清气爽,畅春园的海子上浮着宫内特意豢养的官鸭匹鸟,小太监们分立湖边多处,从小篮子里掏出磨好的苞米豆子往湖里抛,正是攒秋膘的时候,鲤鱼草鱼争相进食,湖面上荡起阵阵涟漪,颇有些潦水尽而寒潭清的意思。

老皇帝在太监们的簇拥下,慢慢踱步到海子边上,也不说话,就顶着日头,静静的看着小太监们给鱼投食儿。

二十多年前的八月节,他会和魏东亭,武丹,李光地他们一起彻夜饮酒论诗,曹寅若是来京,也能到大内凑凑热闹,可这两年魏东亭和曹寅先后死了,李光地老的下不来床,他也越来越喜欢静了。

儿子大臣们日日请安,可又有几个是真心希望他“安”的?

自己若像苏麻喇姑那样,一天前还能连喝两碗小碴子粥,第二天就话也说不出来,自己这几个儿子,会不会像齐桓公的那几个公子一样,把自己的尸体放在乾清宫不管,立刻操戈相向争夺天下?

立皇储真的是等不得了!

毕竟自己异母兄长福全,六年前就死了啊!

“万岁爷,四阿哥在外面候着呢!说是想给您问安!”李德全见康熙又站在原地愣神儿,赶忙出声提醒。

在他的印象里,满人老了,就不能用脑过度,否则容易犯太宗文皇帝和多尔衮一样的毛病。

雍亲王来的已经比他想象中的要晚一点了。

畅春园地处京师西郊海淀,原是明朝万历皇帝的姥爷武清侯李伟的读书别墅,康熙四十二年国力充裕,老皇帝便拨了内帑二百余万两在热河造了避暑山庄,用剩下的银子把这座李园加以修葺,赐名畅春。

康熙知道老四一向苦夏,当年为了奖赏他办差有功,老皇帝便把畅春园北侧的一个小园子,赏给了四阿哥,作为他的避暑之处。

因胤禛法号圆明,便把那个原叫后园的小园子,改名为“圆明园”了。

也就是说,老皇帝和雍亲王其实是邻居。

康熙缓过神儿来,叹了口气道:“今儿中秋,朕也不想见外人了,你让老四等等,和他的哥哥弟弟们一起进来,吃个家宴吧!”

老皇帝一发话,整个畅春园里四十多个太监当即忙活了起来,传阿哥的传阿哥,安排晚膳的安排晚膳,掌院太监原本只安排了一个拜月仪式,如今突然多了这么阿哥来吃家宴,还不知道这些阿哥要带多少个福晋皇孙,谙达上人,多了这么多张嘴,一时间他都要忙疯了。

直到戌正时分,天地昏黑,万物朦胧,一轮圆月高挂空中,九经三事殿里才将将摆满了一小桌满汉全席。

可这只是康熙一人进的,殿门四敞大开,阿哥和妃嫔格格分列两侧,按左昭右穆的次序站在殿前广场上,广场太小,摆不下三十多桌,皇孙和乳母谙达只能坐到春晖堂里去。

随着康熙走进九经三事殿,原本嬉笑热闹的广场上,瞬间安静了下来,众人一边叩头,一边山呼万岁。

“罢了吧!”

老皇帝仿佛中觉没歇好,脸上有些倦容,他右手虚抬一下,示意众人平身,继续道:

“今儿是家宴,你们痛快乐儿就成,不必拘礼。”

说罢,在李德全的伺候,康熙换好了拜月用的红色礼服,他也不着急走向刚立好的拜月亭,在龙椅上坐了一会,吩咐道:

“李德全,把这些菜给大阿哥、二阿哥都送一份。”

“还有,让弘皙也坐过来。”

众人听到他提到老大老二均是一愣,但又不敢言语。

大好的日子提他们两个干什么?

还是说圣心又变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老皇帝最爱的孙子就是太子世子弘皙,可他毕竟是一个刚满十五岁的小孩,连爵位都没有,有什么资格和一群叔叔们坐在一起呢?

难道老皇帝动了和朱元璋一样的心思?

跨过儿子立孙子?

没等他们想明白,老皇帝接着说道:“往年的这个时候,不管是在大内还是在畅春园,都是胤禩一手张罗赐宴群臣。”

“今儿一看,还是胤禩想的周全。”

众阿哥听了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又是一愣。

几个月前皇阿玛还说胤禩乃辛者库贱婢所出,怎么今天又表扬上了?

这个八月节家宴,怎么处处透漏着古怪?

康熙一拍龙椅扶手,站起身,向着拜月亭走去,阿哥格格们呼啦一下,都站起来,向着亭子的方向,躬身行礼。

此时此刻气爽风清,天上的冰轮柔和的洒下水银似的光,拜月亭中摆满了金轮银号一类的法物,康熙在银盆中盥洗了一下手,神情变得异常庄重,默然跪在铺好的红蒲团上,看着昊天海月,低声呢喃祝祷:

“总理河山代天牧民臣爱新觉罗·玄烨,谨奏皇天后土:臣听闻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生在世,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臣愿克减寿数,求成自古至今第一完人皇帝,为我大清择一贤明后嗣,克承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