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与朱高炽的约定
- 大明美洲帝国:日月旗的应许之地
- 忠诚的小将
- 2845字
- 2025-03-16 18:00:11
朱高炽轻车简从,只带了个随从便来到了汉王府。下人敲开了汉王府的大门,通报之后,朱高煦正在书房内规划物资,听到下人来报,脸上闪过一丝意外,心里却直犯嘀咕:“这胖子今天怎么一个人来了?莫非是来探我口风的?”
朱高炽下了轿,看着眼前这座汉王府,想到即将远行的二弟,心里五味杂陈。他稍作等待,便见朱高煦快步从府内走出,脸上带着笑。
朱高炽上前一步,亲热地拉住朱高煦的手:“二弟,听说你要出海就藩,哥哥我心里实在不舍啊!”
朱高煦心想:“不舍?你是怕我威胁到你的太子之位吧!”面上却不动声色,反手握住朱高炽的手:“大哥,瞧你这话说的,弟弟我这不是为大明开疆拓土嘛!”
两人进了府,分宾主落座。朱高炽开门见山:“二弟,你老实告诉哥哥,你为何非要去那海外就藩?大明的封地,难道还容不下你吗?”
朱高煦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几分无奈:“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古以来这太子之位,名义上都是嫡长子的。咱爹当年靖难,已经坏了一次规矩。要是咱们兄弟再为了这位置争个你死我活,大明怕是要步大唐后尘,皇室宗亲之间杀的血流成河,那可就真成笑话了。”
朱高炽听了,心中一震。他没想到,朱高煦竟然会把话说的这么直白。
朱高煦接着说:“太祖爷爷当年定下规矩,就是要咱们这些子孙后代多多开枝散叶,壮大家族。咱们要是自相残杀,那不是违背了祖训?弟弟我可不想背这个骂名。”
朱高炽沉默了。他知道,朱高煦说的都是实情。
“所以啊,大哥,我琢磨着,与其留在京城,跟你争这个那个,倒不如出去闯闯,寻找自己的路。”朱高煦语气诚恳,“只有远离大明,我这个二弟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不用整天提心吊胆,担心哪天脑袋搬家。”
朱高炽看着朱高煦,眼神复杂。他不得不承认,朱高煦说的有道理。可是,他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
“二弟,你这话说的倒是轻巧。”朱高炽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可你这一走,万一在海外……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那可如何是好?”
朱高煦哈哈一笑:“大哥,你多虑了!我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难不成还能造反?再说了,就算我真有那个心思,隔着万里重洋,我也鞭长莫及啊!”
朱高炽盯着朱高煦的眼睛,想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些什么。可是,朱高煦的眼神坦荡,没有丝毫闪躲。
“但愿如此吧。”朱高炽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相信朱高煦,“二弟,你既然已经决定了,哥哥我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你这一走,咱们兄弟可就难得见面了。”
朱高煦又主动开口:“大哥,你我兄弟二十载,兄弟情深,你我之间的感情深情似海!”
他顿了顿,走到朱高炽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放缓:“再说了,咱俩都老大不小了,也该为自己打算打算。你守着这太子之位,我呢,就去海外闯荡一番,各得其所,岂不美哉?”
“再说了,就算我真在海外折腾出点名堂来,那也是给咱老朱家开枝散叶,壮大声势,对大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朱高煦继续说道,“难不成,你还怕我带着一群土著回来跟你抢皇位?”
朱高炽被他这话逗乐了,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这小子,倒是会说笑。”
“大哥,我这可不是说笑,我是认真的。”朱高煦正色道,“咱们如今都是弱冠之年,每一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路。二十年的兄弟之情我无以为报,只恨我们生在帝王之家,只希望远远的离开大明,不要产生冲突,距离产生美,每次我派人来大明通商朝贡时与你书信联系,以续兄弟之情。”
朱高炽听着,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朱高煦这话是发自肺腑的。
“二弟,你……”朱高炽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大哥,你放心,我朱高煦说到做到!”朱高煦见状,又补充道,“我向你保证,只要大明还在,我的藩国就绝不越过马六甲海峡一步!我只会在马六甲以西发展,绝不与大明为敌!”
他这话,算是给朱高炽吃了一颗定心丸。
“好!二弟,我相信你!”朱高炽终于下定了决心,“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哥哥我也不再阻拦你。只希望你在海外一切顺利,平平安安!”
“多谢大哥!”朱高煦拱手道,“等我到了海外,一定派人给你送些稀罕玩意儿来!”
“哈哈哈哈,好!我等着!”朱高炽大笑起来。
.........
朱高炽回到东宫,将与朱高煦的对话细细回想了一遍,又把解缙等一众心腹谋士召来商议。他将汉王府的所见所闻,包括朱高煦的神态语气,都复述了一遍。
“诸位,你们觉得老二这番话,有几分可信?”朱高炽说完,端起茶盏,却发现茶水已凉。
解缙捻着胡须,沉吟片刻:“殿下,汉王这番话,听着倒是诚恳。他说不愿兄弟阋墙,想来也是真心。毕竟靖难之役的教训还在,他应该不想重蹈覆辙。”
“可他保证不越过马六甲海峡……”解缙顿了顿,“这话就有些意思了。马六甲以西,那可不是大明势力范围,天高皇帝远,他朱高煦想做什么,咱们也管不着。”
朱高炽眉头微皱:“解学士的意思是,老二还是有异心?”
“异心倒也未必。”解缙摇了摇头,“臣以为,汉王此举,更像是一种……远遁。远离大明权力中心,以求自保。”
“远遁?”朱高炽有些不解。
“殿下,您想想,汉王留在京城,始终是个变数。他若真想争,对您始终是个威胁。可他这一走,去了那马六甲以西,远离大明,反倒让您安心。”
“这……”朱高炽沉吟着,“可他为何偏偏要选马六甲以西?那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殿下,马六甲以西,据臣所知,多是些未开化的岛屿,并无什么强大的势力。汉王选那地方,或许是觉得那里更容易立足吧。”解缙分析道,“再说了,那地方离大明够远,也算遂了他的心愿。”
朱高炽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依解学士之见,咱们该如何应对?”
“殿下,臣以为,咱们不妨顺水推舟。”解缙微微一笑,“汉王既然想走,咱们就让他走得安心,走得放心。甚至,咱们还可以暗中助他一臂之力。”
“助他?”朱高炽一愣。
“殿下,汉王不是要造船吗?咱们可以多派些工匠过去,帮他把船造得更好、更快。这样,他也能早日离开大明,咱们也少了桩心事。”
“嗯……”朱高炽沉吟片刻,缓缓点头,“解学士说得有理,二弟这番话,倒也像是肺腑之言。不过,为防万一……”他顿了顿,看向解缙,“解学士,你还是派几个人,暗中留意汉王动向。主要看看他是否真的去了马六甲以西,可别去了什么扶桑、安南等地,那可就麻烦了。可以从郑和那里入手,我猜测郑和应该还会回到大明,到时可在其中安插几个我们的人,也好掌握汉王的动向。”
解缙立刻应道:“殿下放心,臣明白。汉王既然说了去马六甲以西,想必也不会食言。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那马六甲以西,据臣所知,似乎并无什么强大文明,多是些荒蛮之地,想来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咱们只需确认他远离大明,便可安心了。”
“还有,”朱高炽又补充道,“汉王不是说要跟咱们通商吗?这事儿咱们也可以应允。不过,要派人盯着点,别让他借着通商的名义,干些别的勾当。”
“殿下英明!”众幕僚齐声称赞。
朱高炽摆了摆手:“行了,都下去吧。记住,这事儿要秘密进行,千万不能让汉王察觉。”
“臣等告退。”
众幕僚离开后,朱高炽独自坐在书房里,心里却还是有些不踏实。他总觉得,朱高煦这次出海,似乎还有些什么事情瞒着他。
“老二啊老二,你可千万别做什么傻事啊……”朱高炽喃喃自语,“否则,别怪大哥我不念兄弟之情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天边,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