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两头下注

水寨正堂前的比武进行着。

吴志葵武艺高强,一把长枪几乎人枪合一,枪枪狠辣。

刘宸年少体壮,力大无穷,一杆大枪舞舞生风,大开大合的路数让吴志葵也大呼过瘾。

另一边,后宅。

薛宝钗这几天心里都老大不是滋味。

暗自后悔前日的冒失和失去平常心。

其实这次失控早有征兆。

她与刘宸从京城一起出发,一路上相谈甚欢,与刘宸的相处让她感觉很舒服。

而且刘宸努力做事业的样子也很符合她的审美。

心中不断比较着宸哥儿和宝玉,除了家世,宝玉甚至没有任何一点能比。

这让追求上进的宝钗有些不是滋味。

凭什么黛玉能得到最好的,她却只能挑剩下的。

所以到济宁的时候,她甚至一度产生了一些不好的想法。

只是这些想法随着凤姐的到来而破灭。

那天晚上听到凤姐与刘宸的声音的时候,她出奇地愤怒。

黛玉也就算了,凤姐都有自己的夫婿了,为何要来将刘宸拉下水。

长久的怨气再加上刘宸一直以来对她并无特殊的对待,让她终于在那夜醉酒后爆发出来。

几日来,薛宝钗都鲜少出门,偶尔几次出来走走遇到凤姐,两人都略微有些尴尬,随即各自回房。

不过在这些时日夜里凤姐再次每日与刘宸幽会之后,薛宝钗也渐渐看开了。

人都想要追求更好的,她如此,凤姐同样如此。没必要因此责备凤姐,只当做不知道就罢了。

于是在刘宸与吴志葵比试的时候,薛宝钗主动敲响了凤姐的门。

平儿来开门,看到薛宝钗站在门口,向里间的凤姐言语了一声,凤姐嘴上却是轻哼一声。

哼的声音有些大,传到了门口的薛宝钗耳中。

薛宝钗打着唾面自干的觉悟来的,自然也不会在意凤姐的这些情绪。

倒是平儿有些不好意思,连忙将薛宝钗让进门内,给沏了壶茶。

随后进里间把凤姐扶了出来。

出来的凤姐没有坐到薛宝钗身边的凳子上,而是坐在一边的软榻上。

“薛姑娘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水性杨花之人的地儿,也不怕脏了你的鞋。”

凤姐开口就是些难听的话。

薛宝钗倒是笑笑,“今儿特来给二嫂子赔个不是,前几日吃了几口酒,嘴上没了把门的,让二嫂子见笑了。”

凤姐已知宝钗是过来讲和的了,心中虽有些气这些天过去也被刘宸渐渐抚平了。

没有过多为难宝钗,凤姐说道:“咱们是正经姑舅表姐妹,这些都不算个啥。这事也是我做的差了。”

宝钗却是摇头道:“二嫂子做的没差,谁都想要追求更好的,只是没有这个谱罢了。二嫂子和链二哥是什么情况府里都知道,这种情况下,不该对二嫂子这样的,确实是宝钗的不是。”

两人互相谦让几句,气氛就缓和了。

反正已经开诚布公,宝钗也没有压抑自己的好奇,问道:“二嫂子,我真心好奇,请求二嫂子解惑。要是有了孩子,该怎么处理?”

凤姐哈哈一笑,“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求之不得。到时该是借口来南方处理玻璃生意,如果不行,那就坦白,不管是不是被休,我都认,想来贾家也不敢溺死我和我腹中孩儿。”

宝钗脸色微悸,没想到凤姐爱刘宸爱得如此深切。

随后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宝钗看时间差不多,就告辞离去了。

走之前薛宝钗邀请凤姐明日一起去看一下玻璃的生产,她可没忘记此行的主要目的。

凤姐答应之后,宝钗离开了。

凤姐也早有此意,虽然现在刘宸已经是她的男人,但出于本性,她还是想将玻璃生意彻底抓在手里。

她永远不会嫌钱多,永远想着捞一手。

说回另一边。

水寨正堂前,刘宸与吴志葵的比试已经持续了很久,吴志葵的体力渐渐跟不上了,开始频频出现失误。

最终在一次被打到手后,吴志葵扔掉了手中的枪,

“真是少年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想不到宸哥儿年仅二十已经有如此勇武。此等武艺和力气,即便考个武状元也如探囊取物一般。”

刘宸抱着长枪拱手谢道:“吴师叔早有取胜之机,不过一直在给宸儿喂招,多谢吴师叔提携。”

刘城重在一旁哈哈笑着,“小师弟,如何,我儿是不是像我说的。”

吴志葵笑笑,“师兄,宸儿武艺在年轻人里确实高绝,而且我看宸儿胸怀大志,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随后几人再次回到堂中。

此时堂内已经摆放了酒席,随着比试,已经到了傍晚。

几人落座后,开始谈论起练兵的事宜。

在这方面,虽然刘城重很早就经营水寨,但论带兵练兵经验却是吴志葵更优。

刘宸除了在五城兵马司有带散兵游勇的经验,对于真正的大军团练兵和作战都只停留在兵法纸张上。

一顿饭下来,刘宸收获颇丰。

他感觉自己看过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武备志》等书里的知识开始渐渐清晰化。

饭局已经结束,刘宸还在拉着吴志葵询问些练兵安营扎寨的知识。

刘宸就像是刚开蒙的学童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将军的带兵经验。

直到接近亥时,吴志葵起身打算离开。

不过在离开前,吴志葵说出了些意味深长的话。

“刘师兄,宸贤侄。这边除了我松江的兵,还有杭州卫、宁波卫,咱们水寨发展到这里已经足够引人注目了。接下来如果没准备好,尽量不要外露了。水寨这边对外可以说是松江兵的后备兵源地与水师练兵地。在太湖里,我还是可以保下的。”

这句话显然是吴志葵已经想了很久的话,只是到底要不要讲他非常犹豫。

今日见到刘宸本人如此少年英才,考虑到如今朝廷和未来形势的发展,他才决定和盘托出。

刘城重郑重点头,没有说话。

刘宸上前又是行了一礼,“吴师叔,水寨上下必会感激您的恩德。我回京之后,也会向陛下说明,吴师叔此举必然是双方共赢的。”

吴志葵本来是私自出来,连夜赶回了松江。

送别吴志葵后,刘宸与刘城重来到一间较为隐蔽的房间内密谈。

“父亲,吴师叔已经察觉了吗?”

刘城重点点头,“其实叫你过来之前,他就和我说了水寨现在的危机,这次剿灭盐枭动静实在太大了,如果不是他领兵几千出征,很难压下去。

而且在有心人眼里,也可能会察觉出端倪。

水寨如果要大举发展,就必然要起事,不然很可能会被分裂蚕食,然后镇压。”

刘宸也点头道:“吴师叔有什么建议吗?”

“他是很聪明的人,肯定是两头下注。一方面忠于朝廷,帮朝廷守住门户,另一方面又帮咱们护住水寨。最后那几句话你也听了,很明显,他是想暂时观察局势,以待后事。”

刘宸深感同意,不禁觉得这些能做到一方大员的,就没有省油的灯。

但是水寨到底要不要停下扩张的脚步呢?

这是刘宸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直到与父亲分别,回到房内,将已经睡着的凤姐搂入怀中,依然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