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古文里的大语文:神话故事
- 南熊编著
- 1791字
- 2025-04-16 17:13:52
02 女娲补天
此文故事入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往古之时,四极废①,九州②裂,天不兼(jiān)覆(fù)③,地不周载(zài)④;火爁(làn)焱(yàn)⑤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zhuān)⑥民,鸷(zhì)⑦鸟攫(jué)⑧老弱。于是女娲(wā)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áo)⑨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jì)冀(jì)州⑩,积芦灰以止淫(yín)水⑪。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hé)⑫,冀州平,狡(jiǎo)虫⑬死,颛民生。
——汉·刘安《淮(huái)南子⑭·览冥(míng)训》
注释
①〔四极废〕天的四边塌下来。废:倒塌。
②〔九州〕中国古代划分的九个大区,后来泛指中国或天下。
③〔兼覆〕广为覆盖,无所遗漏。
④〔周载〕广为承载,无所遗漏。周:普遍。
⑤〔爁焱〕火势蔓(màn)延的样子。
⑥〔颛〕善良。
⑦〔鸷〕凶猛的鸟。
⑧〔攫〕禽兽用爪抓取。
⑨〔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或大鳖。
⑩〔冀州〕古州名,古代九州之一。
⑪〔淫水〕洪水。
⑫〔涸〕干涸。
⑬〔狡虫〕凶猛的动物。狡:凶暴。
⑭〔淮南子〕西汉时期由皇族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的哲学古籍。刘安,沛郡丰县(今江苏丰县)人,生于淮南国寿春县(今安徽淮南寿县),被封为“淮南王”。
译文
在远古的时候,天的四边塌了下来,九州的大地崩裂了;天不能完整地覆盖大地,地不能周全地承载万物;大火蔓延燃烧而不熄灭,大水汹涌泛滥而不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了善良的人民,凶猛的禽鸟抓走了老人和孩童。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头来修补苍天,砍断巨龟的四条腿当作天的柱子,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积起芦灰来堵住洪水。天空被修补好了,天的四边被摆正了;洪水消退了,冀州得到了平定;凶兽猛禽死去了,善良的人得救了。
神话故事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有一年,天地忽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天上出现一个个非常大的窟窿(kū long),地上出现了一个个黑黝(yǒu)黝的深坑,山林燃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凶禽猛兽们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女娲看到这情景,难过极了,决心把天和地修补好,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可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工作!女娲先从各地找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从此,五色的石浆化成了天上五色的云霞。
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杀了一只巨大的海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天支撑起来,这样天就不会再坍(tān)塌了。接着,她又杀死了一条作恶多端的黑龙,同时赶走了其他的凶禽猛兽,不让它们再到处残害人类。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堵住了喷涌的洪水。
天地间终于恢复了平静。
人类也终于获得了安宁。
知识拓展
女娲造人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高山、河流和原野,还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那时,天地之间有一个伟大的女神,一天能变化七十次,她叫女娲。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辽阔无边的原野上,感到非常孤独。天地之间,没有一种和她长得相像的生命。
女娲走啊走,走得有些疲倦了。于是,她就在一个水池边蹲了下来。清澈的池水映照出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女娲心想:既然世间没有一种和她长得相像的生命,她就亲自创造出来吧。于是,她从水池边挖起一团黄色的泥土,用水搅拌之后在手里揉成了泥。揉着揉着,便揉捏出了第一个小人。
她把小人轻轻放在地面上。没想到,小人刚踩到土地上,就立刻活了,开口就喊“妈妈!妈妈……”,听到小人的呼喊,女娲高兴极了。接着,她继续动手创造出更多的小人。从清晨太阳升起,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夜深了,她就把山崖当作枕头,稍稍睡一会儿。等到天刚刚亮起,她就又开始工作了。
可是,用这种方法创造小人,实在是太慢了。于是,女娲从山崖的崖壁上扯下一条枯藤,将枯藤伸进一个泥潭里,搅浑了浑黄的泥浆,然后向地面上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许多小人。这些小人和她之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一样,一落在地上就喊着“妈妈!妈妈……”。
女娲担心,这些小人长大、变老后会死去,死了之后,她又要不停地创造。怎样才能让小人持续地生存下去呢?女娲想出来一个办法。她把那些小人分为男人和女人,让男人和女人婚配去繁衍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这样,人类就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女娲再也不用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