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中山与日本关系人名录
- 孙文记念馆编
- 4251字
- 2025-04-25 19:58:33
解说
绪言
编纂这部《孙中山与日本关系人名录》(以下简称《人名录》)是在2011年,为了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由财团法人“孙中山记念会”策划的一项纪念事业。
孙文(1866—1925)前后大约有9年时间是在日本活动、生活的。在这期间,到底有多少日本人与孙文有关联呢?对于这一课题,一直想做一次调查。虽然可以从一些先人的调查和研究中找到线索,但是毕竟是开拓性的工作。我们一边感受到这一点,一边积累起徒手摸索的工作经验。这次我们想要调查的是,一般常见的人名辞典中没有收录的无名的日本人。尽管在本《人名录》中还有一些虽然知道其姓名但不知道其读音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先列出名单,尽可能地提供已知的信息,不仅是专家学者,也希望更多的一般市民在阅读这部《人名录》之后,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为今后编制更广泛、更正确的人名录打下基础,这是我们编写这部《人名录》的基本目的。首先踏出了第一步,遗漏和错讹肯定会有不少。衷心期待各位提供关于“日本人与孙文”的意见和信息。
两个部分和两个目标
这部《人名录》由“第一部分——孙文与日本关系人名录”和“第二部分——孙文关系在日华侨一览表(1913年)”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孙文与日本关系人名录”,由曾经与孙文有某种关联的日本人,以及补充其不足的15份表格构成,这是这部《人名录》的主要部分。第二部分的“孙文关系在日华侨一览表(1913年)”是日本政府唯一的一次以“准国宾”的待遇接受孙文来访日本时,即1913(大正2年)年2—3月,日本各地华侨举行的孙文欢迎会的出席者,以及这一年在日本各地成立的国民党支部(交通部)的成员名单。
关于第二部分(即本书的“附录二”),在其开头另有说明,这里就第一部分简要地做一些说明。
这部《人名录》有两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就是,以孙文为主,同时对与黄兴、宋教仁、戴天仇(季陶)、陈其美、李烈钧、居正、张继、何海鸣等孙文周围的人,以及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有某些关联的日本人,也尽量寻找出来,予以整理和记录。关于宫崎滔天、梅屋庄吉、萱野长知、头山满、犬养毅、山田良政和山田纯三郎兄弟、涩泽荣一、南方熊楠以及内田良平、北一辉等人与孙文的关系,不仅被收录在各种辞典中,而且也有许多全集、著作集、研究专著和论文问世,已经广为人知。《人名录》当然也收录了这些著名人士,但是更重视的是无名的日本人,他们的人数超过了1000名。这里所说的“某些关联”是指,比如仅仅是访问过孙文的家,与孙文有过信件往来,出席过孙文的欢迎会或演讲会,给孙文看过病,为孙文拍过照之类的人物在内。凡是与孙文的日常生活有关联的人,只要有可能就尽量收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浅显但是很广泛。这样可以使读者了解到,孙文以及同时代的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关联十分广泛。
第二个目标是,这部《人名录》与其说是为专业研究者提供的,倒不如说是为了让广大市民阅读和活用的一种尝试。也就是说,通过互联网,任何人都可以对收录在其中的人物,对其所依据的资料进行检索。虽然并不是对所有的人物都做到了这一点,但是有相当多的人物,只要有电脑,就能方便地查到有关资料。关于其检索方法,在“凡例”中有详细说明。
收录对象的时间及范围
这部《人名录》收录的日本人,是指1894年至1931年这37年间与孙文有某种关联的日本人。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1)1895年11月之前(逃亡日本之前):目前只有菅原传、中川恒次郎以及梅屋庄吉三人。
(2)1895年11月至1925年3月:从孙文第一次流亡日本到他去世的约30年间,孙文与各种各样的日本人建立了关系。本《人名录》收录的,基本上是这一时期的人物。
(3)1925年3月至1931年:出席、参列过孙文的追悼会、奉安大典的人,与由梅屋庄吉发起制作孙文铜像以及赴中国安置这些铜像有关联的人。
资料和研究的历程
孙文的重要支援者萱野长知在他的著作《中华民国革命秘笈》(帝国地方行政学会,1940年)中,有以下的记载。
以前,胡汉民曾经希望调查中山的日本知己的名字,为载入本书,再次调查,其人数近三百人。抑或另有余等尚未知晓之人,其数亦不在少数,故此次未予记载。(第59页)
这里萱野所说的“近三百人”的数字,成了与孙文有关的日本人人数的一个概数,一直流传至今。但是,萱野自身在这本书中所提到的日本人也只有150名左右。关于“孙文与日本关系”的人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黑龙会编的《东亚先觉志士记传》(初版1936年,再印本1966年),以及东亚同文会编的《对支回顾录》(初版1941年,再印本1973年),这两部著作是值得参考的,它们各自收录了约1200人。到了现在,都成了珍贵的记录,但收录的人物并不只限于与孙文有关。
战后的情况又是如何的呢?在日本,编撰与孙文有关的日本人人名录的工作,虽然也有20世纪50年代由杉山龙丸编成的《中国革命关系者日本人履历书(名簿附属)》那样的名单,但主要还是由陈固亭、陈鹏仁等在台湾地区的研究者来推进的。这些都是重要的工作,就与本《人名录》的关系而言,毫无疑问,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所藏的《各国内政关系杂纂/支那之部/革命党关系(包括亡命者)》(以下略称《杂纂》)的公开及其利用则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这部共计19卷的档案卷宗,是一部反映1897年至1923年,日本的外务省、内务省、各道府县知事所辖的外事机构等对孙文等“要视察外国人”(“须监视的外国人”)进行跟踪和保护的结果,也是一部关于这些活动的指示和报告的档案资料集。当然,其中的记述只反映了那些外事工作人员的关心重点,同时也有一个受“视察”可能范围这一特殊性的限制。而且这部卷宗没有包括1913(大正2)年2—3月,孙文以“准国宾”的待遇访问日本各地的记录。那是因为那时的孙文不是“要视察人”。然而,孙文在日本很大一部分的活动,可以通过这部档案资料来进行追踪。而最初对这部资料真正进行活用的研究成果是藤井升三的《孙文研究——以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为中心》(劲草书房,1966年),更详细的活用可以说是在《宫崎滔天全集》(平凡社,1971—1976年)的编写过程中,特别是近藤秀树编写的《宫崎滔天年谱稿》(第五卷所收)中反映出来的。
但是,全面活用《杂纂》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历史学者来推进的。俞辛焞编译的《孙中山在日活动秘录(1913.8—1916.4)日本外务省档案》(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是开拓之作。段云章编著的《孙文与日本史事编年》(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增订本,2011年)、李吉奎编著的《孙中山与日本》(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发展了俞氏的工作。陈锡祺主编的《孙中山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是以段云章、李吉奎、林家有三位为中心编撰执笔的,参考了许多《杂纂》中的档案。段著、李著中出现的日本人名分别是700名和650名,《孙中山年谱长编》为130名。俞、段、李、林各位的工作,对我们来说成了很大的刺激。那是因为,在日本,详细地阅读、整理《杂纂》,并向读者提示的,自上面提到的近藤秀树的《宫崎滔天年谱稿》以来,迄今还没有出现过。
作为日本的研究者,不是更有必要进行向一般人士介绍《杂纂》内容的工作吗?这是促成我们编写这部《人名录》的理由之一。还有,很遗憾的是,上述中国学者的著作中没有索引,作为与孙文有关的人物,到底有哪些人被提出来了?从哪里才能找到想要寻找的人物?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提供一部不仅面向专业研究者,而且面向一般的读者也能够简单地检索到与孙文有关的日本人的名单,这是促成编写这部《人名录》的另一个强烈的动机。
另外,在这一时期日本人的研究中,特别应该提到的是上村希美雄的《宫崎兄弟传》(苇书房、熊本出版文化会馆,1984—2004年)的出版。这是一部以宫崎滔天为中心,以八郎、民藏、弥藏四兄弟的生涯为基轴,描绘了与孙文为首的中国革命家的交流以及日本人志士活动的六卷本大作。时代从幕末到昭和初期(清末到民国最初20年),出现在这部著作中的日本人多达2608人(包括中国人以及外国人在内的人数达到3673人,第六卷,第477页)。虽然这些人并不是所有人都与孙文有关的,但是,包括珍贵的照片、详细的注释在内,这是一部劳苦功高的作品。而且附有庞大的人名索引,这在本《人名录》编写时,成为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另一项成果是中村义、藤井升三、久保田文次、陶德民、町泉寿郎、川边雄大编集的《近代日中关系史人名辞典》(东京堂出版,2010年)。这是一部对“从明治到昭和约80年间,日中关系史上登场的日本人,他们所踏过的历史痕迹”(该书第2页)进行追踪的辞典。收录在该辞典中的人物,虽然也不限定于和孙文有关联的,但是总数达到约1200人,它在本《人名录》编写过程中是有力的武器。但是很可惜,这部辞典既没有目次,也没有索引。
不管怎么样,如果没有上述前人的工作,毫无疑问,这部《人名录》的编写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从互联网上的检索
关于收录在本《人名录》里的人物,注意到了尽可能在互联网上的检索。这就是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的电子资料。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是根据1994年8月村山富市首相的“和平友好交流计划”的谈话而具体实施的,作为国立公文书馆的一个设施,于2001年11月开设。该中心将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等机构所藏的有关近代日本与亚洲的公文档案,进行数码化处理并予以开放,这一工作目前还在努力地推进。本《人名录》编写之际所依据的最基础的资料,就是上述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所藏的《杂纂》。所幸的是,《杂纂》在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的网页上,全部都被数码化。人们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检索到想要检索的资料了。本《人名录》在编写时,利用了很多该中心的资料。《杂纂》中出现的日本人人数达到了1700名,而本《人名录》以《杂纂》和其他若干资料为基础,挑选出与孙文以及黄兴、宋教仁、戴天仇等革命家有某种关联的日本人,其人数超过了1000名。关于这些人物的检索方法,有各种各样,在本《人名录》中,刊载的大约750名有关人物的信息资料(主要是《杂纂》)是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检索到的,那就是在每个人名的资料栏上,明确记载了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的资料检索编码和页码,这样就可以使每个只要能够利用互联网的人,从地球上任何有条件检索的地方,都可以寻找到有关人员的资料。
这样,本《人名录》就能够让不仅是研究人员,即使是一般市民,也可以从自己家的电脑,方便地检索到想要查找的人物。国立公文书馆、防卫研究所的所藏资料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检索,但是依据这两家机构的资料收录在本《人名录》的人物并不多,这是今后的课题。
关于附表
为了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理解“孙文与日本的关系”,本《人名录》附有15份表格。在这些表格里,包括一部分无法收录在《日本人人名录》里的人名。如果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把握全体形象的话,就更有意义了。
2012年10月
孙文记念馆馆长 安井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