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庙国子监论丛(2017年)
-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编
- 789字
- 2025-04-25 17:50:08
偶遇老莱子
《庄子·外物》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其谁氏之子。’老莱子曰:‘是丘也,召而来。’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与汝容知,斯为君子矣。’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进乎?’老莱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欢为骜,终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耳!相引以名,相结以隐。与其誉尧而非桀,不知两忘而闭其所誉。反而非伤也,动无非邪也,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历。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通过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孔子与老莱子是一种师生关系,他们不止一次见面。所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述:“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明确地说,老莱子就是孔子的老师。
那么,《庄子·外物》所载孔子与老莱子的见面,是在什么地方呢?就在蒙山脚下。《列仙传》和《高士传》有相同的记载,曰:“老莱子,楚人。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经考证,老莱子所耕之处,就在今山东省平邑县柏林镇孝义村,因老子在此行孝而得名,村中曾立“善孝”碑一通。明代诗人王雅量《登蒙山绝顶》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不受秦封辱,老莱遗迹存。”指的就是孝义村。清代诗人杨仪廷在《咏怀古迹·老莱居》中对其隐居之处,亦有精彩描写:“垦山播种蒿为室,莱子当年早息机。道路几千甘避地,年华七十尚斑衣。居邻孔氏心应惬,驾税楚王愿已违。宅里至今传孝义,蒙山治水仰清晖。”
这次孔子从蒙山上下来,在山下与老莱子意外相遇。在贯庄通往孝义村的路上,紧邻东山书院旧址,贯庄烈士陵园门东侧二三十米,据传就是孔子遇见老莱子的地方,那里有座石拱桥,原名五狮桥,因孔子与老莱子在此相遇,因而改名为“遇圣桥”,现为平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孔子遇老莱子一事,另一说在今湖北省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