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太子与柳青萍的一唱一和,我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我盈盈福身,轻声说道:“太子殿下,姐妹间偶尔有些小摩擦在所难免,不过是些无伤大雅之事。经此一事,我与妹妹也更加懂得姐妹情深的道理,往后只会更加和睦。”
太子微微挑眉,似乎对我的回答有些意外。他轻轻转动着手中的酒杯,目光在我脸上打量,似要从我的神情中看出些端倪。“柳小姐如此大度,倒是令本王刮目相看。只是这姐妹间的相处,有时也颇为复杂,不知柳小姐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可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我心中暗忖,太子步步紧逼,看来今日是不打算轻易放过我。我略作思索,缓缓说道:“回殿下,小女以为,姐妹相处贵在真诚与理解。无论是嫡庶之分,还是因琐事产生的分歧,只要心怀善意,坦诚相待,诸多矛盾自可迎刃而解。况且,我们同处镇国公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又怎会为了些许小事伤了和气呢?”
柳青萍在一旁听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又不好发作。太子听闻我的回答,微微点头,神色缓和了几分。“柳小姐所言极是,看来镇国公府家教甚严,柳小姐也深明大义。”
此时,水榭中其他宾客见气氛稍缓,也纷纷开口附和,试图转移话题。然而,我心中清楚,太子今日的试探绝非偶然。待众人的交谈声稍小,我决定主动出击。
我抬起头,直视太子的眼睛,说道:“太子殿下,小女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太子饶有兴趣地看着我,说道:“但说无妨。”
我深吸一口气,说道:“小女听闻殿下与右相府千金定亲,如此喜事,京城上下皆为之庆贺。只是小女不解,殿下在此时举办诗会,邀请众多佳人,不知是否会引起右相府的误会?”
太子闻言,微微一怔,随后仰头大笑。“柳小姐心思细腻,竟能想到此处。本王举办此诗会,不过是想与京城才俊佳人交流诗词,并无他意。右相府那边,本王自会解释。”
我心中明白,太子的回答并未真正解开我的疑惑,但此时也不好再追问。不过,通过这次试探,我也让太子明白,我并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诗会结束后,我回到镇国公府。回想起今日诗会的种种,我深知自己已陷入一场复杂的权谋漩涡之中。太子的试探,柳青萍的陷害,背后或许隐藏着更为庞大的阴谋。而我,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寻得一线生机,揭开真相,守护自己和镇国公府的安宁。接下来的日子,我需尽快找出太子与柳青萍之间的关联,以及他们针对我的真正目的,方可先发制人,破局而出。
回到府中,我将自己关在房内,细细回想诗会中的每一个细节。太子对镇国公府的关注,以及他与柳青萍之间看似无意却又刻意的配合,让我越发坚信,他们背后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很可能与原主柳言珍之前与太子的纠葛有关。
正思索间,心腹丫鬟前来禀报,说翠儿求见,称有重要之事相告。我心中一动,吩咐丫鬟将她带进来。翠儿进来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眼中满是恐惧与愧疚。
“大小姐,奴婢有罪,求您饶了奴婢。”翠儿哭着说道。我看着她,冷冷道:“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若再敢欺瞒于我,休怪我不念主仆之情。”
翠儿忙磕头道:“大小姐,奴婢不敢了。之前受二小姐指使陷害您,奴婢悔不当初。今日奴婢得知一个消息,事关大小姐您,所以斗胆前来告知。”
我心中一紧,忙问道:“什么消息?你且说来。”翠儿抬起头,说道:“奴婢听闻,二小姐与太子身边的谋士来往密切,时常偷偷会面。有一次,奴婢偶然听到他们提及,要想办法让大小姐您在京城声名狼藉,从而影响镇国公在朝堂上的地位。”
我心中大惊,没想到柳青萍与太子身边的谋士竟勾结至此,且他们的阴谋竟涉及到镇国公府在朝堂的势力。看来,这背后的水远比我想象的要深。
“你可知他们为何要这么做?”我追问道。翠儿摇头道:“奴婢不知,只是听他们提及,此事与朝堂局势有关,似乎是有人想借此打压镇国公,从而在朝堂上获得更大的权力。”
我暗自思忖,看来此事绝非简单的儿女情长或宅斗,而是一场涉及朝堂权力斗争的阴谋。太子与右相府联姻,势力大增,莫非他们忌惮镇国公府的势力,所以想借我之手来打压镇国公?
我看向翠儿,说道:“你今日能来告知此事,也算将功补过。往后,你若再有任何消息,即刻来报。若能助我查明真相,我自会饶你之前的过错。”翠儿忙磕头谢恩。
待翠儿离开后,我深知,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必须尽快将这些线索梳理清楚,找到证据,向父亲说明此事,让镇国公府提前有所防备。同时,我也要想办法揭露太子与柳青萍的阴谋,还自己和镇国公府一个清白。只是,朝堂之上,势力错综复杂,要想揭开真相,绝非易事。但无论有多困难,我都不会退缩,这场权谋之战,我定要赢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