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概率

向阳

我相信,只要业务精湛,视患如亲,大胆假设,科学求证,“概率”也会变得更有温度,为所有医生助力,为广大患者服务!

概率是一个统计学术语,指的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我们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谈到概率,比如天气预报会说降水概率,数学和物理学会说统计概率,看球赛会猜输赢概率。但是,在医学中,“概率”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因为它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背后又连接着千千万万个家庭。

每次我在医院早上查房的时候,都会为科里的年轻大夫讲课,告诉他们一些最常见的概率。比如,关于早期宫颈癌,无论是根治性手术或放疗,还是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后,复发率都是小于5%的。然而无论是采取根治性治疗还是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一旦复发,有将近50%的患者会因复发而死亡。对于卵巢癌,符合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患者,采用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后的复发率和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复发率都在10%~15%。当然,一旦复发,5年生存率将明显下降。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如果采取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作为妇产科医生,只有把这些基本数字牢牢印在脑海里,才能做到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心中有数。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妇科肿瘤医生,不仅仅是记住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概率,更要铭记如何利用这些数字,指导我们进行临床决策和诊疗。

医学背后的命题是如何挽救生命,医生每天都在用思考来衡量疾病“概率”的利弊,而对于患者个人而言,带着对疾病的陌生、畏惧,甚至是恐慌,总会保护性地带着侥幸心理,把自己归入那个幸运的数字概率中……作为医生,我们要如何科学决策?如何用我们的爱与胆识、专业和担当,让概率温暖起来呢?

记得几年前的一天,门诊来了一名38岁孕16周的孕妇,一进诊室就泣不成声。

“大夫,我好不容易才怀孕,可,可是刚刚却查出了早期宫颈癌……大夫,我,我舍不得这个孩子,您一定要帮帮我……”

经仔细询问得知,患者已就诊于多家医院,得到的建议都是尽快终止妊娠,治疗肿瘤。而她太渴望这个孩子了!如果选择了早期宫颈癌根治方案,她将永远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

作为一个肿瘤科医生,本已习惯用“概率”去解释情况的程序,但在那一刻,她的热泪和渴望求助的眼神触动了我。静思片刻之后,我斟字酌句地向她解释,其他医院的医生给出的处理方案,从肿瘤治疗原则上讲是对的。选择终止妊娠、治疗肿瘤,是最稳妥的方案。孕妇一听,立刻垂下头抽泣。我继续说:“如果进行宫颈局部手术,保留子宫并继续妊娠,会有肿瘤发展的风险,流产的概率也会增加。但根据活检的病理类型及肿瘤的期别,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你所患的是早期宫颈癌,并非特殊病理类型,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有望达到90%以上。”

听到这里,患者的眼睛马上亮了起来,停止了哭泣。我告诉她,我们有信心为她进行保留子宫的扩大宫颈切除术,并在术中进行宫颈内口环扎,以保证妊娠的顺利进行。当然,过程中的风险不能排除。

患者非常激动:“大夫,拜托您试一试。”

“考虑到你的迫切期待和要求,只要你和家人同意,我会组织科室迅速对你病变的范围及病理类型进行全面复核,在分析论证后再做决定。”

孕妇抬起头,满眼的泪花后面闪着光彩。此后,经过相关检查以及和患者反复充分的沟通,我对她先进行了宫颈的局部手术(广泛性宫颈切除术),子宫得以保留,其后严密监测妊娠情况,直到妊娠第34周后,我们适时进行了剖宫产并同时进行了子宫切除术。术后的恢复令人满意,新生儿出生后一切正常。她定期来门诊复查,到现在已经5年过去了,肿瘤痊愈,孩子也很健康。

前几天,还有一个年轻的患者举着一面大锦旗来门诊找我,一定要和我合影。硕大的锦旗后,露出她洋溢着欣喜笑容的脸庞。就是她,那个我没有因为“概率”而切除她卵巢的姑娘。

记得患者第一次来我门诊的时候,只有30岁,尚未生育,在查体时无意发现双侧卵巢囊肿,影像学提示“双侧卵巢囊实性肿物,恶性不除外”。当时,她的脸上满是恐慌,脸色苍白,连声问我:“向大夫,我不切除双侧卵巢可行吗?如果保留了,复发的概率是多少?怀孕的概率有多大?我刚刚结婚,还没有孩子。”

在交谈中,我能感受到她的焦虑与期待。一直到手术前,她还在麻醉等候区递给我她事先写好的小纸条。递过纸条的手冰冷中带着微微的颤抖。她拜托我一定要想办法保留卵巢。之前在查房的时候,我为住院大夫讲解早期卵巢癌或者交界性卵巢肿瘤不同手术方式后的复发率情况,囊肿剔除比卵巢切除复发率至少增加一倍。但是,面对一位已婚未育的女性,选择题该怎么做呢?如果从肿瘤治疗的角度考虑,为了减少复发的概率,就要让患者永久丧失生育机会;但是,如果要保留生育的可能性,选择保留卵巢的囊肿剔除术,肿瘤复发的风险将会增加。

经过与患者反复沟通,我们决定为她进行双侧卵巢肿瘤剔除手术,保留了一部分正常的卵巢组织。术后病理显示,剔除的囊肿是交界性肿瘤,伴局灶早期癌变。患者按时来门诊复查,很快恢复了健康。如今,举着大锦旗憨笑着、期待与我合影的她,已经成功升级为妈妈了!

无论是妇产科还是其他专业领域的医生,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虽然我们学习了专业知识,熟知各种概念、数字和概率,但应用这些知识的医生应该用心、用情去治疗患有疾病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复发率是复发的风险,我们无法估量她会是那80%~90%没有问题的人群中的一分子,还是那10%~20%出现复发的人群。毕竟,一旦复发,对病人而言就是100%。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技术和医疗器械飞速升级,在提升诊疗水平的同时,也常常令人心生感慨。医学越来越成为各种精细检查和不同数字的展现。我平时看文献、为学生批改论文,满眼也都是各类数据和概率。特别是针对妇科肿瘤,实证研究和数据论证更是越来越多。我经常思考,“概率”是印在书本上的,但通过我们医生的口和手传递的“概率”来源于医者之心。我们要让“概率”因我们内心的仁爱而有温度,肿瘤的治疗中也因我们对患者综合分析、整体评估而更人性化。临床实践证明,在经过科学评估和确保肿瘤治疗安全性的基础上,医生的担当和能力,可以使过去的一些不可能变成可能。

我相信,只要业务精湛,视患如亲,大胆假设,科学求证,“概率”也会变得更有温度,为所有医生助力,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简介

向阳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第九届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际滋养细胞肿瘤学会执行委员及第18届主席,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

发表中英文论文4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并作为指南编写专家,参与了FIGO Update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的更新、编写。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以第一完成人参与的《滋养细胞肿瘤综合诊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推广》,获多项省部级一、二等奖。

致力于妇科肿瘤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规范诊治及难治病例的诊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