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分粮大会
- 重返80:开局娶高挑女知青
- 谨慎的多宝
- 2485字
- 2025-04-19 00:51:56
“问清楚了,假的。”
大伯母震惊:“假的?大东,你怎么知道?”
秦卫东笑而不语。
愁云散去些许,秦良峰精神一振。
自家大孙子从来不会撒谎,他相信秦卫东的话。
一家人和和睦睦,而西屋隐约却又出现争吵声,王翠标志性的大喉咙,隔着好几堵墙都能听到。
……
第二天一早。
村口的广播声响起。
“请一队、二队、三队的社员,有序前往村广场集合,张槐村生产大队,八点钟正式开始分粮!”
“重复,生产大队,八点正式开始分粮……”
大大小小的社员们从家里鱼贯而出,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小板凳,喜气洋洋,人群汇成一道洪流,朝广场集聚。
秦卫东一大家人也从家里出发,到小广场上占了一块位置。
小广场上,此时已经搭建好了木台。
龙二爷、虎三爷、狗四爷分别坐在上面,唯独最中间代表村支书山大爷的座位空空荡荡。
乌泱泱的人群挤在一起,翘首以盼。
“喂,喂……”
张龙辉清了清嗓子,两撇八字胡一上一下,尖细的声音在张槐村上空回旋。
“大家好,我是张龙辉,本村村长,因应山书记去乡里做汇报,本年度的分粮大会由我主持。”
“接下来,有请咱们村的会计张全辉发言,大家鼓掌欢迎。”
话音落下,热烈的掌声响起。
不过仔细看可以发现,鼓掌的全都是二队和三队的社员,一队社员们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山大爷不在,那这一次的分粮大会,岂不是完全由一门辉说的算?”有人窃窃私语道。
张槐村的人大致可以分成一门应,一门辉。
然而现在应子辈的山大爷不在,分粮大会的公正性就很难保障了。
“咳咳,各位社员,我是大队会计张全辉,下面由我先汇报咱们张槐村的年底收入。”
“我们张槐村生产大队,共有三个小队,120户,总人口592人,耕地1200亩,其中水田840亩,旱地600亩,自留地120亩……”
张全辉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张槐村的具体情况。
紧接着道:“经年度汇总,今年咱们获得了大丰收,旱地产小麦12万斤,水田产大米14.4万斤,玉米、红薯等杂粮3万斤!”
啪啪啪!
此言一出,掌声就热烈了许多。
就连秦良峰和秦永春等人也鼓起了掌。
大家相视一眼,眸子里尽是欣慰,这代表了去年一年的成绩啊!
然而张全辉接下来的一番话,却引起一阵喧嚣。
“经村委会研究决定,本次分粮大会的比例,按照人七劳三。”
哗啦!
话音刚落,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人群躁动起来。
有人大喊:“往年都是按照人八劳二,今年怎么突然变成了人七劳三?”
生产队分粮是有规矩的,并不是说想分多少就分多少。
所谓的人七劳三,就是七成按照人口数量平均分,剩下三成按照劳动力的工分多少来分。
张槐村劳动力数量少,小孩和老年人多。
因此往年都是人八劳二,这样的话哪怕是劳力少的人家,也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今年却突然变成了人七劳三。
如果按照这么分,很多人家里可能连这个新年都成不过去。
张全辉沉声道:“肃静,这是大队集体投票的结果,少数服从多数!”
老莫家的莫守义道:“哪里来的少数多数,就是欺负外姓!”
张虎辉冷冷道:“如果有问题,你可以不要!”
张龙辉则笑呵呵道:“人七劳三分配制,既能保障基本生存需求,又体现多劳多得原则,这样才更公平嘛!”
兄弟两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说的有理有据。
喧嚣的晒谷场被他们两个三五句话应是压的安静下来。
“守义,不要惹事。”老莫叔扯着自家老二的胳膊,不让他乱说话。
莫守义气鼓鼓的坐下。
张全辉道:“在分粮之前,咱们要先扣掉交给国家的公粮,还有集体的储备粮,以及来年每一亩地,咱们要留20斤的稻种麦种,公社还有8头老黄牛,一头每年要700斤的饲料……”
张全辉一笔笔说着,账目清晰。
“最后,算出咱们张槐村可分配粮食总数为23.92万斤,基本年人均粮为404斤,其中基本口粮283斤,工分粮总量7.17万斤,总工分80万分。”
“一个工日满工分可得粮0.8斤!”
这话一出,晒谷场又热闹起来。
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斤大米0.18元。
也就是说,在公社上工一天,换算成钱,满工分也就得钱一毛四。
甚至连一毛四都没有,因为这一斤粮去除壳谷,能有半斤米就不错了。
但这个数是没问题的。
工分粮加上基本粮,一年四百斤粮食,平均一天一斤多的口粮,一个人能吃的饱饱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里的404斤是人均。
既然是人均,那就有人多,有人少。
其中猫腻就在这工分粮上。
基本口粮283斤不能动,但是满工分的0.8斤工分粮可以啊!
第一个上前分粮的就是张全辉的侄子,张耀陶。
这小子就是个二流子混混。
小学就上到一年级,而后死活便不愿意去,大字不识一个,就因为小叔是张全辉,愣是在大队混了个仓库保管员的职务。
每天就是在仓库里打瞌睡,偶尔去帮帮工。
结果365天愣是满工。
不仅满工,他还超工时时,因为人家看仓库的同时,还参加生产了呀!
最后除了愣是算出来400个工,基本粮283斤,工分粮320斤,一共得口粮603斤!
莫守义气得爆粗口:“玛德,603斤的粮,都够两个人吃一年了。”
后面更气人的事情发生了。
在张耀陶之后是殷寡妇一家。
殷寡妇小时候是孤儿,被当做童养媳卖到张槐村的,一直养到14岁。
可惜她的小丈夫命不好,6岁那年得肺病死了,公公也去世。
婆家嫌她晦气,就赶出家门。
后来被老殷叔一家收留,和老殷叔独子殷乐天日久生情。
20岁那年结了婚。
结果就在结婚第二年,也就是76年,老殷叔去世。
殷乐天也在夏洪涨水的时候为了抢修水库大堤,被洪水冲走,丢了性命。
只留下殷寡妇和肚子里的小女儿孤零零留在世上。
老殷叔和之前的公公是寿终正寝,殷乐天是抗洪英雄……至于之前的那个张家小丈夫,纯属自己身体不好。
但这是在农村。
再加上殷寡妇长得确实好看,脸蛋小巧精致,身材却丰腴的夸张,胸脯鼓鼓的,细枝结硕果。
大家都说她是扫把星,红颜祸水。
久而久之,殷寡妇也认为是自己克死了老殷叔一家,越来越沉默寡言,如果不是还有三岁的女儿殷小草,恐怕她早就投湖去寻殷乐天了。
“殷寡妇及殷小草,应得基本口粮283斤*2=566斤……”
张全辉咽了口唾沫,看着面前低头拉着殷小草,雪白丰腴的殷寡妇,不禁小腹燥热,眸子里划过一抹淫邪。
玛德这娘们怎么生的,胸脯那么大,晃得人眼都花。
张全辉伸手就想去摸她白皙柔嫩的小手,吓得殷寡妇连连后退。
“张会计,工分粮呢……”
殷寡妇头低的更深了,含胸驼背,努力让自己的胸脯不那么明显,声音如蚊呐。
没占到便宜的张全辉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什么工分粮,你哪有工分粮,你还倒欠大队口粮呢!”
殷寡妇惊愕抬头。
她瞪大眼眸,水润眸子里充满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