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古全和(第一册):苦难的童年
- 傅希春
- 2313字
- 2025-04-14 11:04:47
古文举总惦记着古文元的那两栋草房和两个天井,琢磨着怎样把古文元一家赶出古家庄。母老虎曾经无数次地对他说过,古文元家的那两处房产,是古文元的爷爷古顺之管家的时候从大家庭里盗走的钱财修建的,那些房产应该是大家庭的财产,至少有他们家的一多半儿,应该物归原主。虽然古文举的叔叔古天虎老早就曾亲口告诉过他,说他奶奶说的不是实情,可是他不愿意听,而愿意相信他奶奶的话,即使那是瞎话,他也愿意相信,因为他喜欢说古天清家人的坏话,觊觎着古文元家的那两个天井和7间草屋。这些日子他听说古文元家揭不开锅了,觉得这是个机会,就又唱起了那个老调儿,说他和古文元是一个爷爷的孙子,古文元家有难处,他不能看着不管,说他愿意把叶儿接到他家抚养,高价买下他家的房子,资助蓝雁容带着孩子到关外去找古文元,还委托古天骥老人出面说服蓝雁容接受他的好意。但是古天骥老人没有理睬他。
蓝雁容家已多日不见粮食,到了举借无门、走投无路的地步。她想唯一的活路就是典当或是变卖房产,而卖房子不是小事,她久久拿不定主意。最后她想:“一家人总不能活活饿死在这几间房子里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是房子就是家,事关子孙后代,她不敢擅自做主,决定去请教长辈,求得他们的指点和支持。当天晚上,她就悄悄地来到对门儿的古天骥老人家。
“二叔,有件事想请你老帮俺拿个主意。”蓝雁容说。
“是想卖房吧?”古天骥声音低沉,一脸悲愁。
蓝雁容默默地点点头儿,说:“实在是没有法子啦……”
老人沉默良久,长叹一声,伤心地说道:“俺这些日子也在琢磨你和孩子们这个春天怎么过。……有什么法子?卖就卖吧!走一步算一步!顶要紧的还是人啊。还是那句老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古文举在外面放风说,他想买你家的房子,托我给你们说合。不过他这个人没有正经话,谁知道他是不是又在玩什么鬼花样啊?!”
蓝雁容听古天骥老人提到古文举,眉头紧皱,很不情愿地说道:“叔叔,不能找别的买主吗?”。
“论起来,你家和古文举最近,卖房子绕不过他。”老人无奈地说。
“为什么呀?”
“咱们这里卖房子卖地有个规矩。说定了价钱之后,要让五服以内的本家儿先买;本家的人说不买了,本姓的其他人家才可以买;本姓的人家都说不买了,外姓旁人才可以买。古文举家大业大,又是村长,还和日本人有勾搭,他不说话,谁敢买呀?不光这样,你家卖房,价钱得由他定。你想,房价由他定,他有权先买,能有咱们的公道吗?这个坏种的坏点子多着哪。孩子,这是掐着脖子的买卖啊!可是你不卖给他又能卖给谁呢?”
“那就没有别的法子了吗?”
老人摇摇头,感慨地说:“俺‘天’字辈儿的弟兄们无德,古家出了古文举这么个坏种!净干缺德事儿。他连儿媳妇都不想放过,还有什么坏事他干不出来呢?这就叫为富不仁哪!”
“那你老说怎么办?”
老人沉吟半晌说道:“要救急,只能找他。”
“那就……请你老跑一趟吧。您是长辈,他不会无所顾忌。”
“傻孩子,你错啦,古文举眼里只有官府,日本人和钱!哪有长辈?他连他一奶同胞的弟弟古文刚都坑害,还能对谁好呢?他是唯利是图,六亲不认啊!”老人愤怒地说,“你不必犯难。房子要卖你就卖吧,混过这个关口再说!有朝一日,栓他爹回来了,俺替你说话!卖了房子,你就带着叶儿和孩子们搬到俺这里来住。俺家的西厢房原本是给俺家你世春兄弟盖的。他去了俄罗斯,至今音信全无,怕是没有这个人啦!你嫂子香叶儿她娘常住娘家,你和孩子们过来,俺和你婶子也有个人好说话。”
“那就请你老受累吧。”
第二天晚饭后,古天骥老人用衣襟兜着一包高粱面饼子和一些煮熟的地瓜,进了古世才家。孩子们齐声叫爷爷,向他问好。他看着蜷缩在炕上的一堆孩子,心中阵阵难过。
蓝雁容把老人让到炕上。
古天骥坐在炕沿上,把兜里的干粮和地瓜分给孩子们。然后说道:“古文举说他愿意买你家的房子。还说,为了家族和睦和古家的家产不外流,他愿意出高价买下你们所有的两个天井和7间房,帮助你们度过春荒,要是你想带着孩子们下关东去找栓儿他爹,他愿意再帮衬你们50元路费,要是你同意,说办就办,明天就请上本家的老人和学屋里的苗老先生,一起立字据。”
真要卖房子了,蓝雁容又犹豫了。她痛苦地想:“卖了房子,日后让孩子们何处栖身?那他们就只能四处讨要流浪了!”
古天骥老人又说:“古文举出价400元。这个价码儿还算公道。可是谁知道他说话算不算数儿?俺说房款得一次付清,他就没接俺的话茬。他这个人诡计多端,向来心口不一,谁敢说他在这件事上会不会捣鬼呢?”
蓝雁容说:“二叔,南屋是老宅,不能卖。俺只想卖北屋。北屋俺也不想卖,最好是能先典出去,给俺留下一个赎回来的机会。”
“那俺明天再去找他说说。”
“都怪俺想得不周,劳动叔叔来回跑。”
古天骥老人对蓝雁容摆摆手说:“栓儿他娘,不说这个。没有能耐帮助你和孩子们,俺就觉得心中愧得慌啊!”
第二天晚上,古天骥老人又摸着黑来到古文元家。
“栓儿他娘,古文举说,他只买不典。你要是不想都卖,他就想买你们家的南屋,出价300元。要是南北两处房子都卖,他愿意加价一百,总共500元。”
蓝雁容知道,古文举不惜高价收买他们的房子,就是想把他们一家赶出古家庄,灭掉他们这一支子人,便气愤地说:“俺只卖北屋!不卖南屋!”
“也好,不卖就不卖吧,咱们再想别的法子。和他讲买卖,讲不出个好结果!他们娘们儿向来是乘人之危敲人竹杠。”老人气愤地说。
“让你老人家受累,俺心里实在不落忍……”
“千万别这么说,俺听了心里难过。孩子们天天围着俺叫爷爷,俺却拿不出什么东西来给孩子们吃。想起你和孩子们,……唉!不说啦,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古天骥老人忽然说,“古文举说,让栓儿过去给他家放猪,按半个长工开劳金,你看……”
蓝雁容不假思索地说道:“不去!宁死也不让孩子到他家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