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盛世(写给孩子的资治通鉴)
- 韩亮
- 1669字
- 2025-05-16 16:30:35
三 储位之争,杨广夺嫡
杨坚与独孤皇后感情深厚,许多大事都与皇后商议处置。两人总共育有五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和汉王杨谅。随着杨坚年纪渐长,他和皇后开始考虑继任者的问题。五子之中,该由谁来接替皇位,才能够延续自己辛苦创下的基业呢?杨坚心中有些犹豫。
在诸多美德之中,杨坚尤其崇尚节俭。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优秀的个人品质,也是立国所需的基本德行。北周和陈国的国君因为奢侈放纵而导致国家日渐衰败的教训就在眼前,杨坚不希望隋朝步上后尘,因此始终与皇后身体力行,皇宫中的陈设、衣食都非常简单朴素。
起初,身为长子的杨勇被作为储君来培养,一直参与政治与军事的决议。他性情直率,不大懂得伪装,明明知道父亲喜好节俭,还对蜀地的铠甲进行修饰装点。杨坚知道后大为不快,对杨勇进行了训诫。不料没过多久,三儿子杨俊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杨坚十分生气,免除了杨俊的官职。尽管有两位哥哥的前车之鉴,老四杨秀仍不改浮华的习气,杨坚一直不喜欢杨秀这一点;而汉王杨谅年纪最小,并不适合继承大统。
与众位兄弟相比,次子杨广显得特别突出。杨广不仅聪明俊美,而且生活作风简朴,朝臣也对他的人品交口称赞。杨坚和皇后去杨广家里探望,看到屋内布置得十分素净,没有珍玩点缀,连家具的色彩也不甚鲜艳。桌角虽然摆放着乐器,可琴弦之上落满了灰尘,好像许久未经弹奏。杨坚和皇后坐下来同他谈话,上前服侍的侍女不是年纪老迈,就是样貌平庸,杨广好像也并不在意。杨坚看到此情此景,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这个孩子真是不错!既不宠幸美人,也不爱富丽堂皇的建筑,肯定是不喜美色,不沉湎于享乐。自此之后,杨坚对杨广特别喜爱和重视。
与此同时,杨勇则越来越不得父母的欢心。他身为太子,任由官员声势浩大地前去拜见,让杨坚觉得他逾越了身为臣子该有的本分。后来杨广又趁机向母亲告状,泪流满面地控诉大哥的无情:“孩儿生性愚笨,一直谨守做弟弟的本分,却不知道怎么得罪了大哥,他一直想找机会除掉我。孩儿每天生活在恐惧之中,真是苦不堪言!”杨广说得动情,独孤皇后偏爱这个儿子,也跟着落泪。她对这番话深信不疑,在臣子面前叹息道:“二儿子可真是孝顺!每次派人探望,他都要亲自去迎接;一旦有事与父母分别,总是伤感垂泪。哪像老大不顾骨肉亲情,总想要残害手足!”朝臣听闻,知道杨坚与独孤皇后已经有了改立太子的心思。他们本就大多倾向杨广,如今见到有机可乘,便从旁煽风点火,编造出许多太子谋反的言论和证据。最终,杨勇被判谋逆而遭到废黜,储君之位理所当然地落入了杨广手中。
杨坚和独孤皇后满以为选定了优秀的继承人,却不知道他们其实是被眼前的假象所蒙蔽——杨广的本性与他表现出的品质正好相反。他对太子之位觊觎已久,又极擅长察言观色,笼络人心,靠着私下结交大臣,才有了朝野之间的美名。而他的节俭恭敬,全部都是伪装!因为早就得知父母要来,所以他故意藏起华丽的家具和年轻貌美的婢女;沾染尘土的乐器,也不过是他事先布置的道具而已。如此精心算计,步步为营,就是在等大权在握的那天,可以无所顾忌地宣泄自己掩盖许久的欲望。
当上太子的第四年,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公元 604 年,杨坚逝世,谥号为“文”,也就是后世所称的隋文帝,杨广继位,即隋炀帝。父亲刚刚去世,继承了皇位的杨广就迫不及待地兴建宫殿,四处巡游。有的地方官员倾其所能,呈现美食珍馐和奇珍异宝,如愿获得了升迁和表彰,于是大家纷纷效仿,争抢着用华美的宝物向他示好。

▲隋炀帝像 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卷》
为了满足杨广个人的虚荣心,国库所耗费的金银不计其数。遵照杨广的指示,后宫及官员共十多万人的衣服和饰物都要重新制作,官员们上朝时可以乘车骑马,镶金戴玉。此外,杨广意图向外来的胡人客商展示国家的丰饶,下令城里的店铺统一装饰,胡客在店里吃饭饮酒都一概免费。而他个人喜欢看歌舞、杂技,因此召集成千上万的艺人进行表演,入夜也不停歇,丝竹之声绵延数十里不绝。
这样浮华奢侈的生活怎么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可是杨广不仅不思悔改,还在肆意享乐之外大兴土木、滥用民力,在短短的十四年时间里,将原本兴盛的隋朝带入了覆灭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