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攘外先安内

天启七年,时间已经来到明末,随着小冰河时代的到来,整个地球都将经历一场环境恶劣的煎熬与考验。

其中陕北及渭北等地近年来久旱不下雨,草木枯焦,乡民外逃,可谓是饿殍载道。

偏偏辽东又因为金兵不断进犯,明朝疲于应对。

为了保证辽地军饷与粮草充足,明朝廷只能不断增加征税。

这些征税里面,有一条名目就是专门为了辽饷所设。

据传说,自从万历年间,辽东军饷就已经增加到三百万两了。

可见一斑。

但是老百姓也受不了啊。

本就天灾,又起人祸,还让不让人活了?

于是其中有一个叫王二的人,聚集灾民数百,插旗起义于白水县,更是裹挟至澄城县城下时高呼:“谁敢杀知县?”

随从高呼:“我敢杀。”

祸事将起,起义农民军杀了知县张斗耀,开仓济民后扬长而去。

这已经是七月份发生的事了,直到如今才送到朱由检的面前。

一个是古代交通不便,加上叛乱发生的太过突然,没来得及送到京城。

再一个,正好赶上天启帝暴毙,朱由检初登基。

所以朱由检今天才看到奏章。

“去把朕的两位阁老叫来,”朱由检喊来徐应元,点名道姓,直指黄立极与施凤来。

如今内阁大臣只有这两位,也算是他大哥给他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怜两位大学士,仓促间得知事情紧急,一路小跑着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再入乾清门的。

只要看过故宫布局的人都知道,武英殿与文化殿都在太和门外,差点没把两人跑断腿。

主要是两人在路上也听小太监提到了,说是有人造反?而且消息传到皇上耳中了?

如今朱由检刚登基,而且身边的大太监是旧邸时的老人徐应元,谁敢在他面前上眼药水?

朱由检告诫过徐应元,特地打过招呼,谁的奏章都得送上来,不得私下截取。

所以就算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朱由检都要亲自过目。

这里面也确实有不少事都是小事,可其中也有很多不可忽视的大事。

看起来现在只是王二起义,可是王二起义只是个开端,陕西起义才只是开始,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参见陛下。”

就在朱由检端着奏章一脸凝重的想着前世记忆中,有关各路闯王造反的事时,两位阁老终于来了。

“快快请起,”朱由检随口说道,看似客气,可是连一个凳子都懒得赐下,跟之前的常延龄的待遇可是截然不同。

朱由检开门见山的说道:“急着请两位阁老过来,不是为了别的。如今陕北突然爆发农民起义。”

“嗯?”

两位阁老都是一愣,等等陛下,农民起义?你确定要这么说?

朱由检反应过来,干咳一声说道:“是有人造反。”

你要说人家是起义,那不是自己承认自己是暴君是昏君了?

朱由检是因为回议前世记忆,所以没摆好自己的立场,对于他这个封建社会最大的封建头子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场起义,全都是造反。

朱由检心里暗暗讽刺一声,嘴里则是说道:“二位如何看待?”

黄立极与施凤来对视了一眼。

黄立极沉吟片刻,说道:“陛下,关于陕北造反一事,臣也算是有所耳闻,不外乎几百个流民灾民聚到一起闹事罢了。不妨事。”

这份奏章里面,也只提到了白水县与澄城县。

现在的农民起义军其实还未发展起来,还只是初期。

可是这已经是一个月前的奏报了,朱由检打量一眼两人,突然笑了起来:“不愧是阁老,说话就是大气。说的仿佛流民不是人,你们才是人一样。怎地?朕身为一国之君,连自己的子民都养不活,还得自卖自夸自吹自擂一番不成?”

两位阁老一顿,紧跟着惊慌失措的跪了下来:“臣等不敢如此想,还请陛下饶恕。”

朱由检这句话可轻可重,主要是他这么一说,就把灾民造反的事揽在自己身上了,说是朕没管理好天下,才让百姓造反的。

能入内阁的,自然不蠢,至少有些政治头脑。

两人被吓得不轻,陛下这是怎么了?难道想要认真彻查此事?

不过是几百个人聚众造反罢了,随便让地方官员和部队去剿匪一番也就是了。

何必大费周章?

“陛下,当今还要以辽东为重啊,”施凤来低头说道。

“辽东辽东,辽东已经失地几百里,难道还差最后这几亩地?”朱由检冷笑一声:“可如果陕西丢了,又当如何?”

要知道,如今的陕西可不仅仅只是后世的陕西。

明朝有十三个布政使司简称十三司,也就是所谓的明朝十三省。

分别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

其中湖广包括了湖南与湖北。

但是在明朝,甘肃也是算在陕西的。

元朝时,曾设甘肃等处行中书省,辖黄河以西七路二州,黄河以东地区为陕西兴远路。

后来明朝改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辖地大部继承元朝。

一直到清朝中后期,才重新设甘肃布政司。

一直听陕甘总督陕甘总督的,陕西其实是管辖着两省。

甚至还有宁夏。

明朝初在宁夏设府,后改卫,其中固原镇与宁夏镇正是九边重镇之二。

后来到清朝在宁夏设巡抚,属陕西布政司。

所以一旦陕西起义军如后世那般迅速扩充到全境,等于是三省之地啊。

以如今明朝版图来说,约等于五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的地方丢了。

朱由检能不着急?

何况宁夏等地乃是九边重镇,守着长城把持着关外呢,一旦他们开关放蒙古人进来,又该当如何?

金人已经够头疼了,再让蒙古人来闹一阵?

这大明简直就是千疮百孔的破抹布。

朱由检一拍桌子:“辽东已经丢人到这样了,再丢还能丢什么?朕现在要做的是攘外先安内。辽东只要守住即可。平叛之事才是重中之重。”